第901章 有迹可循(第2页)

 “这就是你和我们的差别。” 

 “所以,你就别在这谦虚了。” 

 何荣光直接堵死了宋思铭继续谦虚的路。 

 这顿烤鸭,吃了差不多三个小时,到下午三点的时候,才宣告结束。 

 有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经过三个小时的交流,宋思铭发现何荣光的三个朋友和何荣光一样,都是那种讲原则,又实在的人。 

 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说起话来,直接干脆。 

 最后,大家相互加了微讯,又留下手机号码,才散场。 

 有了来时的经验教训,宋思铭自然不会再打出租车了,他选择了和何荣光等人一样的交通工具——地铁。 

 包宏亮,邓双利,孙国华是三号线,宋思铭和何荣光是六号线。 

 等地铁的间隙,何荣光有些好奇地问宋思铭:“孙国华的事,你怎么能那么快就得出结论?” 

 “因为,青山有过同样的案例。” 

 宋思铭讲起前几年,青山经济开发区和青山高新区之间的明争暗斗。 

 和昌顺那边差不多,青山市经济开发区是老牌开发区,建立早,规模大,最重要的是行政级别高,由副市长兼任一把手。 

 而青山市高新区是青山市委市政府,响应中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号召,所成立的一个专门针对高新企业的开发区,全称是青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本意是经济开发区搞传统产业,高新区搞新兴的高科技产业。 

 结果,随着环保政策的收紧,经济开发区那边不得不淘汰落后产能,而淘汰多少,就得补多少,不然,数据上就太难看了。 

 于是乎,那位兼任经济开发区一把手的副市长,利用职务之便,把本应该安排在高新区的高薪企业,全安排到了经济开发区。 

 高新区知道了自然不干,最后官司打到了市委书记曾学岭那里。 

 曾学岭处理方案是,打报告,把涉事的副市长调整出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