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9章 收入可观(第2页)

 

他报出一个总数,连自己都觉得烫嘴。这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季如歌没看账本,拿起炭笔,在粗纸上写下:粮种定金(已付)。

 

开春请短工挖渠尾、引水口工钱(预估)。

 

青石条(渠壁加固用)。

 

铁匠铺(订制铁钎、镐头二十把)。

 

学堂(梁木、瓦片、土坯料钱)……

 

最后一项,她顿了顿,在旁边注了个小小的“缓”字。

 

“公账上的钱,”季如歌把纸推给老童生,“先紧着水渠和铁器。青石条贵,量力买。学堂的木料瓦片,开春再看。”


老童生看着纸上那密密麻麻的项目和后面的数字,吸了口凉气。这钱还没捂热乎,就要像流水一样花出去!他指着“学堂”后面那个“缓”字:“村长,这学堂……大家伙儿上次可都没举手……”

 

“我知道。”季如歌声音不高,“钱先备着。水渠通了,地浇上了,粮收上来了,肚子吃饱了,”她抬眼看了看老童生,“那时候,再问他们要不要学堂。”

 

没道理万福村的孩子们能读书,其他村里的孩子们就没有读书的机会。

 

她必须普及,让每个孩子都有书读。

 

老童生捏着那张写满开销的纸,看着油灯下季如歌平静却异常坚定的脸,再看看窗外远处河滩工地隐约传来的、为明日爆破准备的吆喝声,只觉得手里的纸沉甸甸的。

 

那纸上写的,不只是开销,更像是一张战书,一张向冻土、向贫瘠、向世代困苦宣战的战书。灯火跳跃,将两人的影子长长地投在斑驳的土墙上,也投在那张承载着整个万福村未来的清单上。

 

万福村的冬夜,不再只有风声。雪村那边幽蓝的光晕染着半边天,温泉汤池方向飘来的硫磺味和药草香混在风里,冰嬉园那边散场晚,隐约还能听见几声狗叫和人笑。空气里浮着烤肉的焦香、卤味的浓香、糖稀的甜腻,像一层暖烘烘的油,裹着冰冷的寒气。

 

村行政楼那间办公室,灯亮得晃眼。老童生枯瘦的手指在算盘珠子上飞,噼啪声又急又密。他面前摊开的账本,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