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被判流放,反手坑仇家上路梦想当咸鱼
第1640章 收获菜油(第2页)
以往磨一袋面,牲口拉磨得半天,累得直喘。现在,水推着,一刻不停!
“不只磨面。”季如歌指着水车另一端的传动轴,“这里,接上榨油机。”她让人抬来几台笨重的木制榨油机,是南方工匠带来的。
麻绳、桐油、帆布,都是为了密封和加固这些机器。
几天后,新收获的油菜籽倒进榨膛。
沉重的撞木在水车带动的绞盘牵引下,一次次撞击着榨膛里的楔子。
巨大的压力下,金黄色的菜籽油汩汩流出,浓郁醇厚的油香瞬间弥漫开来,压过了木屑和桐油的味道。
“油!出油了!”负责榨油的汉子激动得满脸通红。北境苦寒,油是金贵东西!有了这水力榨油坊,以后村里人吃油不愁了!多余的油还能卖钱!
田地里,划分出的“金疙瘩”和“红玉”试验田,秧苗长得格外青翠壮实。
老童生带着几个半大小子,天天蹲在地头,按照季如歌给的册子记录苗情。他们发现,靠近水渠、施了“公厕肥”(季如歌让建的公共厕所,收集粪肥)的秧苗,明显比别处高出一截,叶子也更肥厚。
“神了!村长给的这肥法子,真管用!”一个小子兴奋地喊。
老童生摸着自己额头的浅疤,看着绿油油的田地,脸上是掩不住的笑。
饿怕了的人,看到好庄稼,比看到金子还亲。
冰嬉园的收入和江南商路的抽成银子,像两条稳定的溪流,汇入村公所的账房。老童生拨着算盘,声音响亮:“冰嬉园,上月净收,六百三十两两!”
“江南商路抽成,四百八十两!”
“油坊试榨,出油五十斤,按市价估……十五两!”
银子变成更多的铁锭、粮食种子、喂牲口的豆饼,还有付给工匠和雇工的工钱。
楚骁派了人来。不是兵,是几个懂水性的老边军。
楚骁信上说:“船成,需熟水手。人可靠,嘴严。”
季如歌把这几个人安排进了造船队伍。
边军熟悉北境水道,也熟悉北狄人的习性。这是“护航税银”的第一笔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