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8章 大收获


 
船队的帆影消失在河道尽头。季如歌转身,走向榨油坊。轰鸣声依旧,油香弥漫。她检查了新榨出的一缸豆油,清亮透彻。

“成色不错。”她对管事的点点头,“装罐,按订单发。”

万福村的日子照旧运转。新盖的砖瓦房冒起更多炊烟。田野里,青苗茁壮,农人们忙着除草施肥。学堂里,孩子们跟着老先生辨识新采的草药。

老童生拿着账本汇报:“新榨油坊上月出油,花生油一千二百斤,豆油一千五百斤。江南胡记、西边陈记的货款已到。”

“船队带走的货本,扣除。净利……八百两。”

“北边船队(韩头儿留下的副手管着)带回羊毛五百捆,皮张两百张,药材十箱。已入库。”

季如歌听着,目光落在榨油坊旁边新建的工棚。里面架设着几台从南方买来的水力纺纱机和织布机。水流带动飞轮,纱锭嗡嗡旋转,棉麻被纺成细线,再织成布匹。效率比手摇快得多。

“纺出的纱,织成的布,按市价卖给商队。或者,给村民换工分。”季如歌说。北境不缺棉麻原料,水力纺纱织布,又是一条财路。

日子一天天过去。偶尔有信鸽飞回,是韩头儿派回来的。

第一封:“已出海口,风顺。一切安好。”

第二封:“遇风暴,船固无损,人无伤。抵高丽南浦港。”

第三封:“高丽官商验货,喜瓷器茶叶。交易中。乐山、星洲随王译官学舌,甚勤。”

信很短,但足以让村公所里的人安心。季如歌看完,递给老童生归档,脸上没什么波澜,继续处理村里的事。

流民刘老实分到新房后,干活更拼命。他婆娘在豆腐坊,手艺越来越好。两口子攒了点钱,找到老童生。

“童生叔,我们……我们想买头牛犊。”刘老实搓着手,有些紧张,“娃大了,想多开点荒地。”

老童生查了查账:“行。村上牛场正好有刚断奶的健牛犊。按规矩,钱从你工分里扣,分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