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被判流放,反手坑仇家上路梦想当咸鱼
第1677章 滥杀孩子当斩
那村长立刻低下头,不敢再说。
“不愿意出婴捐的,可以。”季如歌声音冷了下来,“以后北境的货,糖、毛呢、铁器,一律不再批给该村商户。各村自己掂量。”
这话一出,所有村长里正都变了脸色。北境的货现在就是财神爷,谁敢得罪?当下再没人敢有异议。
“第二,”季如歌继续道,“流民劳力,除了建坊垦荒,组织一支采药队。由孙婆子带队,进山采集常用草药。所得药材,优先供应育婴堂和村中病患,多余部分可出售换钱。”
“第三,育婴堂不能只进不出。健康的孩子,养到一岁左右,若有可靠人家愿意收养,经过核查,可办理手续领养。收养家庭,减免部分赋税。”
“第四,”她看向工坊的几位管事,“织坊和成衣坊,分出些简单的活计,比如糊火柴盒、缝补麻袋,让安置点里那些手脚还算利落的老人和半大孩子做。按件计工分,工分可换粮换布。多少能贴补一点家用,也省得他们闲着生事,或者光想着丢孩子。”
一条条命令下去,虽然不能立刻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指明了方向,分摊了压力。
会散后,各村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在里正的督促下开始征收“婴捐”。一袋袋粮食、一匹匹粗布、甚至一些山里采来的草药,开始陆续送往万福村。
采药队也组织起来了,孙婆子虽然年纪大了,但认识草药,带着十几个半大的流民少年和几个妇人,每日进山,总能带回些有用的药材。
织坊分出来的零活,确实吸引了一些老人和孩子,虽然工分微薄,但总能换点口粮,减轻家庭负担。
育婴堂的压力稍稍缓解。
但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天还没亮,育婴堂守夜的乳母起来添柴火,刚打开门,就发出一声惊恐的尖叫。
门口的地上,又扔着两个小小的襁褓。不同的是,这两个孩子看起来出生还没几天,脐带都没处理干净,浑身青紫,早已冻僵了。明显是刚被丢弃的。
更让人愤怒的是,其中一个女婴的嘴里,被塞了一小团破布,像是怕她哭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