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9章 给女孩们一条活路(第3页)

 

她处理得极快,几乎不等对方说完,就直接给出解决方案,精准果断,没有一句废话。

 

轮到工坊管事。

 

“铁料短缺,是因为南边商路被卡。已经派人去交涉,最迟后天解决。在此之前,铁匠铺优先打造急需的农具和工具零件,次要订单后延。下一个。”“织机损坏,学徒罚赔工分,扣教导师傅当月奖赏。以后新学徒上机,必须有师傅在一旁看护三天。下一个。”“糖坊出货慢?增加两班人手,昼夜轮替。伙食跟上,夜里加餐。下一个。”

 

商人们的问题更直接,大多关乎金钱和货物。

 

“过路税?哪家关卡敢卡北境的货?把关卡名字和负责人记下来。这批货的损失,从下次他们的订单里扣。下次他们再来订货,价格翻倍。想要货,就让他们自己把路打通。”“货款结算延期?查账。若是对方恶意拖欠,列入黑名单,终止合作。若是我们出货延误,按契约赔钱。”“原料涨价?同样的价,去找更南边的供应商。找不到,就让他们涨。下次我们的糖和毛呢,也涨。”

 

轮到流民代表,他们的问题更琐碎,也更急切。

 

“窝棚漏雨?组织人手互相帮衬修补,村里出些茅草。实在不行,暂时挤一挤。”“有人偷窃?揪出来,初犯鞭十,再犯苦役。举报者奖粮。”“孩子没地方识字?找村里识字的老人,每天抽半个时辰教认数,记工分。”

 

她就像一个最高效的机器,快速吞吐着无数信息和问题,然后输出一个个清晰明确的指令。文书和几个助手埋头猛记,额头上全是汗。

 

整整一个上午,村公所里都维持着这种高速运转的状态。进来时焦头烂额的人,出去时大多带着明确指令,虽然问题未必完全解决,但至少知道该往哪个方向使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