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被判流放,反手坑仇家上路梦想当咸鱼
第1682章 都参与进来
洪水退去后的第三天,淤泥还没清理干净,空气里弥漫着水腥和腐烂物的气味。
季如歌站在村公所前临时搭起的高台上,下面黑压压站满了人。不只是万福村的,还有下游受灾各村能走动的男人,以及大量无处可去、等着派活的流民。他们脸上带着灾后的惶恐、疲惫,还有一丝麻木。
“旧河堤扛不住大水,垮了。”季如歌的声音透过简陋的铁皮喇叭传出去,不高,但压过了下面的窃窃私语,“淹了地,冲了屋,死了人。”
人群沉默着,许多人都红了眼圈,或低下头。
“光哭没用,光等赈济也没用。”季如歌继续道,语气冷硬,“要想以后不被淹,就得修一条新的,结实的河堤。”
下面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修河堤?这可是天大的工程!要多少人?多少粮?
“新河堤,从这里,”她指向黑石坳方向,“到下游二百里外,全部加高加固,关键弯道和薄弱处,用石头砌水泥浇筑。我要弄一个百年都不会冲垮的河堤!”
人群的骚动更大了。二百里!这得干到猴年马月?
“工程大,我知道。”季如歌的声音没有起伏,“但必须干。从明天起,所有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人,除非残疾重病,全部编入修河队。各村按丁口出人,流民点按户出人。”
“工钱呢?”下面有人忍不住喊了一声,“饭总得管吧?”
“管饭。”季如歌回答得干脆,“一日两餐,稠粥管饱,三天一顿荤腥。工钱,没有。”
下面顿时炸开了锅。没有工钱?白干活?
“不愿意干的,可以。”季如歌等嘈杂声稍歇,冷冷补充,“立刻带着家小,离开北境。我这儿不养闲人,也不保护不干活的人。”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熄了大部分人的不满。离开北境?能去哪儿?外面兵荒马乱,饿殍遍野,待在这里至少还有口饭吃。
“愿意干的,留下。登记名字,按村按队编组。”季如歌不再给他们犹豫的时间,“挖土、抬石、砌坝,按量记工分。工程结束后,工分可以兑荒地,兑粮食,兑以后减税的额度。干得多,拿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