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被判流放,反手坑仇家上路梦想当咸鱼
第1704章 粮种提供,也要守规矩(第3页)
北境的名声更响了。不只是能打,还有高产良种和讲规矩的信誉。
秋收后,各地反馈陆续传来。用了北境粮种的地方,收成普遍增加。不少农户自发来万福村道谢。
账房核算这次种子售卖的收益,数额不小。“村长,这笔钱?
”
“入库。三成继续投到农研坊,培育新种。三成补贴军械坊。两成用于修路、建仓。两成作为应急储备。”
季如歌安排完,走出村公所。田野里,新的秧苗已经泛绿。怀里的方块安静地贴着皮肤,温度寻常。
粮种售卖步入正轨,但需求远大于供给。各地请求追加份额的信件堆满了桌子。
季如歌召集农研坊管事和各村长者。“种子不够。明年必须产出更多原种。”她摊开田亩册,“划出北面河谷最好的五百亩水田,专作育种田。周边设岗,闲人免进。”
“需要更多人手看管育种田。”管事说。
“从民兵里抽调可靠的人,专司看守。待遇加倍。偷盗、损毁种子者,重罚。”
“肥料和灌溉也要优先保证。”
“可以。”季如歌点头,“农研坊接下来主攻两件事:一,提纯复壮现有良种,确保种性不退。二,试着培育更耐寒、耐旱的新种。”
命令执行。河谷最好的土地被木栅栏围起,民兵日夜巡逻。最好的肥料和水利优先供应这里。农研坊的匠人带着精选出的老农,在田里反复筛选优株。
另一方面,巡查队不断送回各地代理执行情况的报告。大部分代理遵守契约,平价售种。但也有问题。
有的区域太大,代理分销不力,种子积压在仓库,未能及时到农户手中。
有的地方小吏插手,向代理索要好处,变相加价。还有两地代理因边界模糊,争夺边缘村镇的售卖权,险些冲突。
这些都是隐患,需要解决。
但涉及到当地的问题,即便是他们也无能无力。
所以就把消息传到北境,看看北境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