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 章 华夏古代的十大阳谋(第2页)

 弹幕:

 “秦国扛住了六国五次合纵攻秦。”

 “但是齐国连一次都没有扛住。”

 “奋六世之余烈,所以包赢的。”

 ……

 【四、种桑误国】

 【管仲向齐桓公献策】

 【让全国上下都穿绨料制作的衣服】

 【鲁梁二国擅长种植桑树,发现其中有利可图,便大力种桑,荒废农业】

 【数年之后,齐桓公下令全国禁止穿绨料制成的衣服,并禁止与两国通商】

 【使两国囤积大量的绨料,造成粮食缺失】

 【最后齐国不费一兵一卒,吞并了鲁、梁二国】

 弹幕:

 “谁掌握粮食,谁就掌握了全世界。”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

 【五、清君侧】

 看到这个标题的瞬间,永乐位面的朱棣挺直了腰板。

 因为这个,他可太熟了。

 当年他就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手里篡夺了皇位。

 他始终介意,得位不正这个话题。

 世人也多以这个原因对他进行攻讦。

 过了半晌,朱棣笑了笑。

 “朕果然还是没有完全看开。”

 ……

 【清君侧是古代造反的一个由头】

 【是代替君主清理奸佞之臣】

 作为历史上造反成功的李世民脸色瞬间不好了。

 造反二字简直戳中了他的雷点。

 “其实天幕不必讲得这么详细,懂的都懂。”

 李世民失落的声音飘散在大殿内,整个大殿的群臣头埋得更低了。

 【历史上唐朝著名的安史之乱】

 【和明朝朱棣的靖难之役】

 【都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来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

 【其中靖难之役是清君侧最典型并且成功了的案例】

 天幕话音刚落,大明洪武位面的朱棣头瞬间低了下来。

 他哀怨地看了一眼天幕,心里久久无法平静。

 “清君侧就清君侧嘛,为何要重点说靖难之役?”

 “还都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

 “若不是本王那好大侄逼人太甚,本王会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反?”

 “但凡给条活路……”

 朱元璋阴恻恻的声音响起。

 “但凡给条活路,怎么滴?”

 “你老四会安分守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