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腰子少放盐

第492章 技校学生不干了?(第3页)

 

“我来改,张楠画图,咱专门出一套『技校实训专用卡』,以后就谁填谁顺手。”

 

这话一说完,场子立刻活泛了。

 

“我看行。”

 

刚才最先开口的男生咕儂了一句,“反正要填,就填点有用的。”

 

“要是能改得顺手,那我们也不是非得跟纸片儿过不去。”另一人跟著附和。

 

“我建议把『工艺编號』和『產品编號』位置调上来些。每次一翻开卡片,先找这两项,结果得翻半天,耽误事儿。”

 

“还有,签字的地方也太挤了,有时候老师写了,我们写不上,容易糊。要不就扩一下签字栏,再加个『填写日期”,方便追溯。”

 

“我建议加个『现场备註”一栏,能临时记点口令或者调刀数据啥的。”

 

“再加一项『加工中临时处理”,出问题时能记录怎么应对的。”

 

......

 

一时间,刚才还满是火药味的车间,竟变成了热火朝天的討论会。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起卡片哪里不好用、哪里可以精简、哪里该留空格方便记重点。

 

陈露阳把书包放在地上,把卡片摊在了车间的工装台上,一边听大家讲,一边拿笔圈圈画画,

 

把建议一一记下。

 

张楠也在旁边帮著梳理整理,討论著图纸和实际操作的差异。

 

等忙完,外头天色已经有些泛灰。

 

等一轮交流完,陈露阳拎起书包,笑道:

 

“今天大家辛苦了。”

 

“卡片我带回去整理,改好了让张楠再送来。”

 

“你们放心,这次是真按你们说的来。”

 

“对了,別忘了填你们的名字,这套改出来的卡片以后可就归你们技校专属了。”

 

这句话一说出口,几位学生眼里明显有了点光彩。

 

“归我们技校专属的”

 

“嘿,那得整好点!以后说不定其他学校都得跟咱们借著学!”

 

眼见技校的事情处理完,陈露阳心里轻轻吐出口气。

 

背起书包,

 

他正准备转身跟何正书告別,就见那位老师正站在门边,半笑不笑地望著自己。

 

“行啊,小陈。”何正书慢悠悠开口,眼中透著点欣赏,

 

“嘴上真有两把刷子,能把这帮倔小子聊明白的,不多见。”

 

陈露阳笑道:“大家都是为了干事,误会解开就好。”

 

“再说了,卡片再好,大家愿意用,那就是白画。”

 

张楠在旁边嘆口气,苦笑道:“我画了这么久,白画了。”

 

“也不算白画。”陈露阳转头看著张楠。

 

“不合適的设计,也得先做出来,才知道哪不合適。”

 

“咱们这个项目不就这样么”

 

“边干边改,错了改、偏了纠,总比闷头一条道走到黑强。”

 

嗯!

 

张楠回答:“我这就回去,把修改的卡片画出来,到时候哪里不合適的,我们再改。”

 

“好!”陈露阳毫不犹豫地点头。

 

“你先把大框架搭起来,咱们先整一版试用样张出来。”

 

“我估摸著,搞个两三轮下来,八成也就定型了。”

 

“行。”张楠笑得有点疲惫。

 

“我晚上回去就动手,把那几张反馈意见全整进去,爭取明天出一稿。

 

有了学生们改进的意见,

 

当天晚上张楠就快速的擼出了一版新的工艺卡。

 

卡片一共出了三种版本:铣工用的、车工用的和钻孔辅助用的,

 

每种都根据实操流程重新排了栏位,把產品编號和工艺编號调到了首页上方,工步內容改成了分段描述,还特意留了一栏“现场操作补记”,供学生隨手填写临时调整和经验记录。

 

不仅签字区加宽了,

 

而且新增了“操作员签名”和“班组验收”两行,纸张也换了加厚的硬卡纸,写字不晕,戴手套也压得住。

 

果然,对於新的工艺实训卡,同学们的接受度明显提高不少。

 

大家原本还有点排斥这类“写字活儿”,但隨著卡片结构清晰、术语顺手、栏位实用,

 

不少同学乾脆把卡片贴在工件旁边,边干边写,实用又方便。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