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腰子少放盐

第501章 我草,厂长来了(第3页)

由於前两轮试製已经耗去了大部分库存,原本堆得满满当当的仓库,如今只剩下几口空铁桶。

 

除了清冷,有几分“家徒四壁”的寥落感。

 

对比之下,反倒成了修理厂最整洁、最安静的角落。

 

几人站在门口扫了一圈。

 

一脸黝黑的董同志,似笑非笑地点评了一句,

 

“这小陈主任,还真是个不攒家底的主儿。”

 

张楠听到有人质疑陈露阳,顿时就不乐意了,语气一下子提了上去:

 

“董同志,您这话可就冤枉他了。”

 

“仓库虽然空了,可材料都不是乱的。”

 

“厂里前前后后攒下来的料,全都给技校拿去试製件了。”

 

“之前小陈主任领著我们四处求人,弄来的材料几乎堆满了半个院子,仓库根本装不下。”

 

“现在是材料都拉出去试製了,才空下来。”

 

张楠语气慢慢沉了下来:

 

“现在图纸有了,工艺流程也反覆磨合过几轮,按理说,再批一批料回来,立马就能上量。”

 

“但是没办法,现在卡在材料和资金上,啥都干不了。”

 

“只能等市里批下来材料和资金再说……”

 

张楠声音里多了一丝不甘与低落。

 

明明图纸完善了,每个零部件的生產工艺也都列出標准了。

 

眼看能干成事儿了。

 

可偏偏因为没钱、没材料而耽误在这。

 

这种干著急却没法推进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这时,王同志忽然伸手拍了拍他肩膀,

 

“別灰心。”

 

“做事情哪有一帆风顺的”

 

“但只要方向对,继续走,总能找到办法来。”

 

董同志也跟著点头,声音粗獷却带著亲近:“对,走下去。”

 

“最怕的不是困难,是干著干著自己先泄了劲儿。”

 

一旁的牛同志笑著打了个圆场,语气一转:

 

“说起来,小张,你都寒假了,咋还没回家啊”

 

张楠有些不好意思的指了指屋里的行李。

 

“我后天的火车回家。这里离西客站近,我就把行李搬到这了。”

 

说到这儿,张楠想起来刚刚三个人对厨房的不满,又特意加了一句:

 

“而且这里的伙食比学校食堂的好,在这里跟大家吃饭香!”

 

这话一出,王同志、董同志和牛同志都乐了。

 

“好啊!这里饭菜香那就多吃点!”

 

笑过之后,王同志忽然收起笑意,认真问道:

 

“小同学,你在这里干得怎么样顺心不顺心”

 

张楠毫不犹豫地点头:“顺心!太顺心了!”

 

“在这儿不光有事干,还能学东西,还有工资拿。”

 

“工资”两个字一出口,空气微妙地静了一瞬。

 

三位中年人互相对视了一眼。

 

牛同志语气中带著一丝试探,“工资是学校给发的”

 

张楠一时没反应过来,老老实实回答:

 

“不是学校,是厂里……是我们小陈主任发的。”

 

“我也不是按月拿的,就是年底干完活,他给我们分了点。”

 

说著,他补充了一句:“我们几个学生都领了。”

 

三人闻言又交换了一下眼神。

 

刚要细问,就听见楼下“咣当”一声,大门被人推开。

 

紧接著,一个带著熟悉破锣嗓子的声音响彻整栋小楼:

 

“人呢!”

 

“人都哪去了!”

 

陈露阳跺著脚,扑棱著身上的雪,边摘下帽子边往屋里走。

 

“这呢!”

 

二楼传来了张楠的声音。

 

“咋就你在张叔他们呢”

 

“张叔他们出去买年货了,我留下看家。”

 

陈露阳有些微微的不开心:“他们咋不带我去呢。”

 

正嘟囔著,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我看啊,是他们嫌你烦,所以才不带你。”

 

陈露阳的动作一僵,猛地抬起头看向楼梯。

 

只见王轻舟迈著四方步,一步一步从楼梯上走下来,

 

而他身后,两位身影也跟著露出脸来:

 

一位是主管飞升车间的副厂长董江潮,一位是办公室主任牛勇。

 

陈露阳先是一怔,接著眼前一黑,心里猛地“咯噔”一下!

 

完了完了完了……

 

自己怎么把这件大事儿给忘了!!!

 

之前小徐干事电话里都跟他说了。

 

厂里的直升飞机取得重大进展,王轻舟和董江潮年前要来片儿城参加表彰大会。

 

他当时还在心里盘算著怎么好好布置厂子,好好迎接迎接厂领导,爭取给王轻舟一个好印象。

 

结果转眼学校那边项目匯报、论文材料、技校反馈一股脑儿砸下来,

 

陈露阳忙的脚打后脑勺,水灵灵的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哪想到王轻舟竟然自己就摸上门来了!

 

“怎么著离家太久,见著厂里人都不认识了”

 

王轻舟故意板著脸,慢悠悠地走到近前,语气里带著点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