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腰子少放盐

第425章 澡堂里的盛世美颜(第3页)

“行!”梁仲维轻轻点头,目光温和,“到时候你可得给我那车做个全面体检。”

“那是必须的。”陈露阳笑着挥挥手,“师兄您先忙,我去送邀请函了。”

陈露阳笑着跟梁仲维挥手,按照老头的提示,沿着小路走到了歪脖子杏树的那家。

等他敲门进去的时候,张崇善正在屋里听戏曲写东西。

知道陈露阳是来送邀请函的,

张崇善还挺热情的把他迎进家里坐一坐。

“老师,有件事需要麻烦一下。”

陈露阳客气道:

“学校需要对您的讲稿进行审核,您方便把讲稿给我一份,让我带回去吗?”

“方便方便,已经准备好了。”

张崇善拿出一个大信封袋子递给陈露阳。

“谢谢张老师。”

陈露阳客客气气的接过信封,小心的将讲稿放回包里。

虽然这次请来的是中科院的研究员。

但张崇善向来以“改革派”著称,观点锐利,风格犀利。

学校那边对这类讲座格外谨慎,讲稿必须提前审,确保不出现任何“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

送出了邀请函,

陈露阳跟张崇文告别之后,没回学校,而是拐弯回了修理厂。

一进屋,他把张殿才和张楠帮忙制图的事情一说,整个汽车修理厂的人顿时就炸了。

“太好了!”

张国强第一个拍大腿,“还得是小陈主任,这北大真不白上啊!”

“说好找人画图纸,扭头就把北大的老师请来了!”

刘康文也激动道:“是啊!关键你找北大的老师画图纸,他省心!”

“等到时候零件做好,咱们修车的劲儿都能省一半。”

陆局也忍不住夸奖感慨一句:“还是小陈主任有本事!”

……

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句地夸奖,

陈露阳倒是没有太高兴。

“现在图纸是搞定了,但问题也来了。”

“咱们修理厂车床精度不够,没有冲压设备,这些标准件根本做不了,必须找外头厂子合作。”

话一出,屋里顿时安静了一瞬。

陆局神色一正:“小陈主任,你有什么打算?”

“我听说片儿城西北角那片有不少以前是‘三线转移’留下来的配套厂。厂子黄了,但人和设备还在。我打算去那一带转转,挑一家能干活、靠得住的。”

张国强当即站起来:“我跟你去!”

陈露阳摇摇头。

“咱车间还有两辆车等着修呢,你要是一走,谁顶你的班?咱人手本来就紧张,我和陆叔去就行。”

张国强有些犹豫:“你俩能看准吗?”

陈露阳虽然是车间主任,但毕竟太年轻,又不是技术出身。

陆局虽然是万能车间副主任,但能力主要还是体现在人事关系和维护队伍稳定上,

虽然俩人都不是啥省油的灯,

但张国强就是担心他们技术不精看走了眼,再被人骗了。

陈露阳瞧出张国强的顾虑,笑道:

“放心吧张叔,我这从小也是搁厂大院里跑着长大的,该懂的差不多都懂。”

“再说了还有陆叔在,他们唬的了我,也骗不过陆叔的眼。”

陆局也笑道:“国强啊,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我陪着主任走一趟,你就放心在家里干活。”

张国强盯了他俩半天,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行吧。”

……

周日一早,陈露阳就骑上二八杠,和陆局俩人从修理厂出发,进了西南片的老工厂带。

这一片原本是军工配套单位外迁留下的老地界,小厂扎堆,不论铣的车的冲的焊的,门上全是白底红字油漆刷的厂名,空气中都带着一股子铁锈味和机油味。

俩人刚从主路拐进土路,迎面就是一家五金冲压小厂。

门口搭着个铁皮棚,棚下还躺着一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冲床,轰轰咣咣地响着。

陈露阳和陆局没着急进屋。

俩人先是绕着院子转了一圈,随后在墙角的废料堆前站住了。

这一眼看下去,两个人的眉头皱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