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腰子少放盐

第165章 抬不起头,低不下脸(第3页)

 

“只要你说需要,哪怕是临时借设备,我也去帮你跑手续,把障碍扫干净。”

 

项国武眼神动了动,嘴唇翕了几下,却没说话。

 

见项国武还是有点犹豫,

 

陈露阳语气又放缓,带着点鼓劲开始画大饼:

 

“项哥,油路软管可不只是我们车间的小事。厂长、技术科、总装车间都盯着呢。”

 

“能把油路软管的毛病解决,这就是厂子的大功劳。”

 

“到时候,你的名字也得往上写。”

 

项国武顺坡下驴:“主任,那行。我豁出去了。你要是真能帮我把人手和机器顶上来,我就努力拼一把。”

 

陈露阳乐的拍桌子:“这才对嘛!你把技术的骨头啃下来,其他的事情不用你操心,我给你顶着。”

 

打开办公室,

 

陈露阳当场拉着项国武往车间走去。

 

轰鸣的机器声一阵高过一阵,几个小组长正各自带着人干活。

 

陈露阳拍了拍手,喊了一声:“都停一下!”

 

声音一落,四个小组长和工人们纷纷抬起头。

 

黄平涛、赵跃进、董满贵、孙建波几个人,抹着手上的油渍,三步并两步走了过来。

 

陈露阳开门见山:“大家伙都认识,这是老项,咱车间的老骨干,这次从橡胶厂回来,专门负责啃油路软管的硬骨头。”

 

“橡胶软管是厂里头盯得最紧的事。无论项国武要人要机子,你们都得配合。”

 

“黄平涛、赵跃进、董满贵、孙建波,你们每个小组各抽5个年轻人出来,跟着项哥做实验。”

 

话一出口,四个小组长心里同时一沉。

 

一个小组抽5个人,加起来就是20个人,已经赶上半个小组的规模了。

 

等于硬生生从他们手里拎出一支队伍,另立门户。

 

这老项一年多不在车间,好容易一回来,挑的就是软管这么大的摊子,还要人要设备,这架势……

 

怕不是冲着主任的位置来的?

 

几个组长心思各有波动,可面上却不敢露半点不服。

 

陈露阳一句话,谁敢说个不字?

 

董满贵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刚想说点啥,可一抬头撞见陈露阳的眼神,立刻换上笑脸:

 

“放心,主任!项哥的事儿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保证全力支持!”

 

孙建波也赶紧点头:“没问题,我们小组有的是能干的小伙子。别说5个人,10个人也挑的出来。”

 

黄平涛和赵跃进互相使了个眼色,也跟着笑呵呵应声:“主任说咋办就咋办,我们全力支持项哥。”

 

气氛有一丝暗流,可明面上仍旧热火朝天。

 

陈露阳仿佛没看见他们心里的弯弯绕,拍着项国武的肩膀:

 

“项哥,你去挑人带队,从今天开始,你的小组专门盯技术攻关。人手我给你了,机器我也给你协调出来,剩下的,就看你了!”

 

有了车间一把手给自己撑腰,项国武可就不客气了。

 

他笑着看向四个组长:“以后,还得靠兄弟们多帮助、多支持啊。”

 

几个组长笑道:“嗨,那是自然!”

 

“那还用说!”

 

“项哥你也是,多长时间不回来一趟,是不是都把大家伙忘了。”

 

……

 

瞧着黄平涛几个人热络的跟项国武勾肩搭背的模样,陈露阳眼神中闪过一丝审视,随即转身回到办公室。

 

该给的机会,他给了。

 

能不能把握住就看项国武自己了。

 

如今车间四个小组力量已经渐渐成型,表面上平衡,可真要往深里看,暗潮涌动。

 

陈露阳平时人又不在省城,不可能天天盯在车间,只能仰仗于岸山坐镇。

 

但是于岸山虽然能压住队伍,稳住阵脚,但更多是抓纪律、保产量、

 

在技术创新和突破上就没有多余的精力了。

 

如今车间里面有了项国武,正好可以把几个小组长的技术推动给勾起来。

 

省的这几个人开始闲的钻研歪门邪道,

 

不是今天往门上贴简报,就是明天又找于岸山搞主题活动。

 

虽然这些活动可以给车间撑场面,但是要想在厂里立足脚跟,必须在技术上压得住场子才行。

 

如今项国武回来了,正好能把这股子心思重新勾起来,把几个小组长的精神头往正路上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