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腰子少放盐
第461章 我阳光了,我阴暗了,我又阳光了(第3页)
一个技校带不动整套产线,那就找两个!两个不够,就去找第三个、第四个!把整件拆解成模块,一个部件一段工序地往外发。让每个单位只拿自己最擅长、设备最匹配的部分,最后集中送回修理厂装配。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块拼出成品来!没有“配套资源”,他就去自己拼。谁也别想拦住他!……周末寒潮突至,西北风刮得紧,西客站广场上的国旗都被吹成一条绳,笔直地挂在旗杆上。街道上,一辆黑色红旗慢悠悠地沿着车行道开着。车内,梁仲维坐在后排,正低头翻看着手里的笔记本。这是前几天外出调研的记录。根据市委、市经委年终工作部署,市里在上个月下发了一份《关于加强城市边缘地区基础产业梳理与项目评估的通知》。要求市经委牵头,围绕片儿城的西城区、丰南区和宣武区三地,开展一个“机械工业项目带动技工教育联动发展”试点工程。最近这段时间,梁仲维几乎天天都在外头跑。连轴转了半个月,好不容易跑完几家单位,现在打算回办公室梳理一下调研笔记,好安排下一步工作。此时正路过丰南西客站。哪怕是冬天,哪怕是周末,这一片也始终热热闹闹的。崩爆米的、卖山货的、拉板车的、扛大包的,吆喝声、脚步声、人声鼎沸。红旗车在缓慢的车流中一点点往前挪。“这地方是真热闹啊。”梁仲维看向车窗外,忽然开口。“那可不嘛,”前排司机小马一边打着方向盘一边笑着答,“整个丰南就属这儿吃的最多、玩儿的也多。”“之前这里有家卖炒瓜子的,炒得那叫一个香!”“我们几个一有空就来买点。”“可惜了……”小马遗憾的拍了拍方向盘。这句话勾起了梁仲维的兴趣。“你说的是哥俩儿那家瓜子厂”“对对对!兄弟瓜子厂,就是他们。”小马开口回答。“那家确实是可惜了。”梁仲维感慨开口。老百姓的事儿,无非就是个“吃”字当头。瓜子好吃,味儿正,生意自然不赖。可惜了……“诶那家瓜子厂后来又干什么了”梁仲维忽然问。“说是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小马正说着忽然咧嘴一乐,“主任,好像就是您那小师弟开的修理厂。”上次陈露阳给小马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如果没有陈露阳出来帮忙,小汽车非得撂半道上不可。这要大晚上把梁仲维给撇半道了,那自己也别想干了。小马这么一说,梁仲维也想起来了。“对呀,你不说我还没想起来,”梁仲维拍了拍大腿。他一天天工作实在太多,事儿一多就搁脑后了。原本说要找个空去修理厂看看,结果一耽误就耽误到现在。既然都到这片了,不如现在就去瞅瞅。司机小马常年跟着梁仲维,他一个眼神小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主任,要不然咱们去修修车”小马一边开车一边笑道:“今天借主任的光,我也正好把车给修修。说不定人家一看是您亲自来了,还给咱们抹个零儿。”梁仲维也笑了。想起那天陈露阳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的模样,他心中觉得有趣:“好,那咱们去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