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腰子少放盐

第466章 叫大爷!(第3页)

 

连林启明、张楠几个北大的学生也都卷起袖子,帮着把测量台擦得锃亮,把那几个装图纸的大铁柜清了个底朝天。

 

“这啥阵仗啊提前过年了”陈露阳一进门就愣了。

 

“主任你可算回来了!”李河一看见他,赶紧跑过去。

 

“刚刚市经委来电话,说明天上午要来咱们这实地调研。我们正打扫卫生呢。”

 

“调研”陈露阳一愣,“调研咱们修理厂”

 

“调研啥啊”

 

“说是看调研咱们的设备状态、管理流程、试制能力……”

 

“他们调研这些东西干啥”

 

“好像是要配合市里的一个‘产教融合试点项目’评估。”李河回答。

 

“他们说咱们这儿是重点观察对象之一,要实地看看有没有继续推进的价值。”

 



 

怎么又来一个项目

 

“产教融合试点项目是啥”陈露阳纳闷的问。

 

李河一脸单纯的看着陈露阳,清澈的摇了摇头。

 

小陈主任都不知道的事儿,他更不知道了。

 

嘿……!

 

陈露阳快速将近期的学校安排回想一个遍。

 

哲学系那边刚签完合作协议,力学系还在搞测绘,申报材料是经济系走科研处那边交上去的,

 

前两天三家刚开完协调会,演了三国演义。

 

从头到尾,谁都没提过什么“产教融合试点项目”啊!

 

照理说,

 

自己申报的是“产学研结合的通用件标准化试验项目”,按程序对口的该是科委下设的成果处。

 

就算是调研,顶多也是教育口来一趟,

 

怎么就拐到了市经委

 

难不成上次修车给梁仲维修感动了,把自己立项了

 

他脑子里飞快盘算,但又没头绪。

 

不过这会儿揣测也没用,

 

毕竟市经委是正经单位。

 

哪怕真来了,也是来调研不是来抄家的。

 

怕什么

 

陈露阳撸起袖子,“来,给我一把扫帚,咱们一起干。”

 

虽然说是干活,

 

但陈露阳拿着扫帚直接进了仓库,一心惦念着去看看材料的情况。

 

上次他让焦龙出去弄材料,也不知道弄了多少回来。

 

刚推门进去,他就发现情况和前几天不一样了。

 

原本空落落的料架边,现在已经堆上了不少边角料,连东墙那一排都快码满了。

 

“陈哥!”

 

焦龙正拎着扫帚收拾角落,见他进来赶紧迎了上来。

 

陈露阳看向那堆半人高的料架,问:“这些料,是你带回来的”

 

“对,就是这批。”

 

焦龙点点头,“这几天我跑了四五家,零零散散整了些。”

 

他边说边指着料架:“这两段圆钢头是车床厂拆下来的,长度够,直径也行,正好能车垫片。”

 

“这块异形钢板,虽然厚度不太规则,但退火层还在,做喷嘴壳问题不大。”

 

他又从一堆旧件里抬出一个磨得发亮的轴承壳。

 

“这也是拆下来的,虽然旧,但结构还成,用来打结构样件够了。”

 

“凑一套跑流程没问题。”焦龙笑着说。

 

“够用就行!”陈露阳点头。

 

现在不是批量做,能过一遍流程、出一份分析报告就值。

 

“不过陈哥,我还发现了个好东西。”焦龙压低声音,

 

“朝东那头的废料场里有块退役下来的锰钢板,厚一寸多,整一整能直接拿来做制动推杆或者支座壳。我当场就量了,尺寸成分都合适。”

 

陈露阳眼前一亮:“咋没拉回来”

 

“我试了。”焦龙苦笑,“料太大了,一个人搬不动。”

 

“关键是人家那头说了,得负责人本人签字才行。”

 

“不让随便取。”

 

“行,我抽空亲自去一趟。”

 

“陈哥,还有一件事。”

 

焦龙开口道:“我在西南那边的机加工厂听人放话,说他们最近也在清库存,有几块大件钢料可能要出手。”

 

“但人家嘴严,只认熟人,不见生面。”

 

陈露阳的兴趣登时被勾起来了。

 

钢料这东西,对别的厂子也许是库存垃圾。

 

但对现在正试制通用件的他们来说,那就是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