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若盛开故人心上
第628章 助学贷款(第2页)
不过,对于富家子弟,傅司业还是扩大了招生数量。只要来报名的,只要交了规定的束修的,都给进了,原本准备二十人一个班的,现在也变成了一个班三十五人,有国子监的夫子授课。
每个村挑上来的十个孩子,学的是最简单的数术。启蒙的夫子就是小远,容珏这样的学子。
小学堂磕磕绊绊的成立了。虽然收到了富家子弟的束修,还有镇北侯府帮忙先垫付的银子,学堂还是举步维艰。
尤其是村里的孩子们,条件就更艰苦了,他们自己基本上都是没有笔墨纸砚的,很多村里的孩子,都只能是用树枝在沙地上学习写字。
于是,花蕾又从库房里拿出来了整理好的笋壳,挑了合适的,简单裁剪好以后,把笋壳纸送给了这些孩子使用。
另外,又让人从自家的库房里,拿了最便宜的毛笔和墨,砚,送去了学堂。解了这些贫困孩子的燃眉之急。
看到学堂里的厨房,暂时还不能解决夫子和学子们的午食时,花蕾又以小远的名义,让百味楼每天按照两荤两素一汤的规格,支援了学堂夫子们的午食。
一荤两素一汤的规格供应给和小远一样的国子监学子们。一直支援了一个半月,直到国子监的厨房能使用时,花蕾才停止了供应。傅司业对于花蕾的援手也是记在心里。
当然,花蕾这么做,也是有私心的,以小远的名义给夫子和同窗提供午食,也是为了让小远的名字,能有机会进盛武帝的耳朵。
而且,尊敬夫子,友爱同窗也是在给小远以后的仕途铺路。在大盛朝,夫子的官职可能不高,但是,在学生面前,地位其实是非常的高。
有些进门拜师的弟子,都是把夫子当做自己父亲一样尊敬,侍奉养老的。这也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的由来。
在国子监,虽然没有进门拜师,但是,多尊敬夫子一分,多友爱同窗一些,是肯定没错的。
再说,以花蕾现在挣钱的能力,短期供应这些夫子和同窗的午食,还是绰绰有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