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五年后(第2页)

 只有各小学毕业考排名前五的才能免除第一学期学费,第二学期开始则是以成绩名次来选择免学费名额。 

 为了刺激学子能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沈浪提议设置了奖学金制度,用以嘉奖每学期成绩优异的学子。 

 只是,能入中学的,基本都是一路杀上来的精英,就算只混到一张结业证书,走到各行各业里也算是精英了。 

 而能顺利拿到毕业证的,起步就是地方吏员,端的都是铁饭碗,而且有十分大的上升空间。 

 这部分人,是大楚官场基层中坚力量。 

 只是想要拿到毕业证也不容易,同样如果第一次考试通不过,只能通过复读形式来年接着考。 

 但补考机会却缩减到了两次,两次过后拿不到毕业证,还是老老实实找份工作吧。 

 这个阶段,会刷下九成以上的学子。 

 至于最后拿到毕业证的不足一成,考入大学那部分更是不足3。 

 一旦三年大学毕业后,便直接享受正六品官员的俸禄待遇,也注定是社会地位最高的那一批人。 

 但目前大楚上下就四座大学,能上大学的人,汇聚的都是各地区的精英学子,入学难度十分巨大,每一个名额诞生,都意味着成百上千人被淘汰。 

 学制变革,让大楚上下彻底焕发出一股朝气蓬勃的景象。 

 国民素质提升,见识增长后,伴随而来第一个益处,就是偏远地区溺死女婴的现象大幅减少。 

 现在大楚各行业,甚至官场内都给女性留了不少体面工作,单靠俸禄也足以养活一家人。 

 比如银行服务业和海关各处,财务等位置女性也一样可以胜任,更有不少民企工厂开出高价聘请有中学以上学历的女性入职。 

 有了利益绑定,各地重男轻女思想也会伴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开始淡化,转而接受更文明的社会熏陶洗礼。 

 除此之外,学制变革也带来各行业的微妙变化,那就是应聘者必须出示自己的文凭才能选择合适的岗位,薪酬待遇自然也是大幅不同。 

 往后的职位竞争注定激烈,却也是历史必然性。 

 第五,内阁正式成立,然而第一任首辅却不是叶墨,而是户部的林宇。 

 叶墨在宣盛三年就主动请辞,女帝应允后,丞相制也随之被更为先进的内阁制所取代。 

 内阁首辅是有任期的,一届为五年,最多可以连任两届。 

 这就避免了丞相制权倾朝野的弊端,但同时皇权影响力在民间也有一定程度的削弱。 

 改变注定要有代价,和沈浪相处多年的姜梦璇早已不是刚登基时那个茫然无措的小花瓶了,很多道理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