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就在今日子非良
第228章 负荆请罪(第3页)
而一旦真的迎来了那样的时刻,秦国极有可能会毫不犹豫地主动撕毁之前签订的盟约。
如此一来,赵国便能自然而然地与世代仇敌——晋国“化干戈为玉帛”,迅速结成同盟,进而名正言顺地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使得三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局势得以持续维持下去。
这种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状态的局面,恰恰是赵国在万般无奈之下所做出的最终抉择,同时也深刻地反映出作为一个弱小国家的无尽悲哀。
秦国之所以屡次向东进军时都未曾选择与赵国携手合作,其背后真正的目的便是为了在未来某一天能够稳稳占据道德高地,堂而皇之地向世人昭示:
其与赵国之间几乎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利益关联,从而为自己接下来对赵国发动攻击找到了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借口。
然而时至今日,面临如此错综复杂的局势,有时即便你内心再怎么不情愿亏欠他人,却也由不得自己去抉择。
毕竟就当前而言,秦国的实力尚未强大到能够仅凭一己之力抵御整个晋国的程度。
“速派礼部侍郎魏甫出使赵国!此次使命至关重要,务必说服赵国出兵,全力牵制住晋国方州军团的兵力部署。
如今中州一带的局势已然不容乐观,我们根本无法同时应对来自两个州郡敌军的夹击。”
要知道,秦国才刚刚收复中州未满一载。
虽然朝廷已果断决定迁都至此,但要想真正实现对这片区域的完全掌控和有效治理,尚需假以时日逐步完成消化融合。
一直以来,秦国之所以会连年向晋国发动大规模的东进战役,其背后深层次的战略考量便是通过不断地征战来滋养自身战力,并借机削弱晋国的综合国力,从而获取更多资源用以加速消化中州这块新纳入版图的土地。
只可惜事与愿违,随着阎苍以及阎安所指挥的两场东出作战相继遭遇挫败之后,当下的秦国再度陷入被动挨打的艰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