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0章 苗头性批判
高级别领导的zz定力是非常强悍的,基本上可以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比起之前,郎黎平开始频频下基层调研,并高调谈论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甚至在几次省委常委会上,提及反腐与经济工作时,语气开始发生微妙变化。
“环海高速案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必须引以为戒。”
“但是,我们也要关注到一个问题,反f对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我们要注意工作方式,决不能不能搞扩大化,不能有疑罪论。”
“有些基层的同志反映,感觉手脚被束缚住了,生怕做事多了出错,被秋后算账。这种心态,对我们岭西的发展是大忌啊。”
郎黎平语重心长,似乎完全站在工作和全局的角度出发。
“我们都很清楚,反f是纪委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在开展工作时,还是要要讲究方法的,尤其是要保护那些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干部。不能因为几个干部的落马,就怀疑一整锅汤的质量。”
“如今正是冲刺半年工作的重要阶段,我们省的一些重点企业、纳税大户,一定要做好一般性违规违纪和严重违法犯罪区分工作,务必保护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番话,冠冕堂皇,无懈可击,但是却像是一道无形的缰绳,试图套在纪委,特别是李东沐的脖子上。
这种限制调查手脚和范围的话语,更像是一种试探和警告。
面对郎黎平投来的“警告”,李东沐面色平静。
“郎省长提醒得很及时。纪委工作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既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我们会注意把握政策界限,既坚决查处fb,也坚决保护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另外关于企业,我们坚决支持合法经营,但任何违法行为,无论涉及到谁,都会严格依法处理。我认为这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保障。”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锋。与会其他常委对此不免一惊,但是却保持着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