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7章 劝退电话(第2页)

 

“我们平川市别的不敢说,工业体系完整,配套企业扎堆,高铁网络核心,物流成本天生比你那低两三成。再者说,锂航时代这种体量,成本控制是生命线。你们晋阳……呵呵,资源型城市转型,精神可嘉,但家底嘛……”

 

“对了,我听说你们那边,连个像样的负极材料厂都找不出来,这让人家锂航时代怎么落地,总不能让人家自己把整个产业链都搬过去吧?”

 

这话极尽贬低,直戳痛处。

 

李东沐握着话筒的手指微微发力,语气却依旧听不出波澜:“郭书记对晋阳真是关怀备至,连我们缺什么材料厂都一清二楚。不过,产业配套可以培育,物流成本可以通过模式创新和政府补贴来弥补。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地方真心实意服务企业的决心和能带来的长期价值。晋阳或许起点不如平川,但我们的决心和未来的潜力,未必就不如人。”

 
“决心?潜力?啧啧……”

 

郭达康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东沐书记啊,你这套哄哄小企业还行,锂航时代这种级别,人家看的是实打实的利益。算了,我也是好心提醒你,别把精力都浪费在这上面,回头有机会见面再交流吧。”

 

李东沐缓缓放下电话,脸上罩着一层寒霜。郭达康的嘲讽虽然难听,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晋阳血淋淋的短板。

 

产业配套,确实是晋阳市最大的软肋。

 

一天后,市委办呈送来一份文件。

 

“书记,这是河西省金州市委办公厅发来的一份明电。”

 

“金州市?”李东沐接过文件,打开一看,竟是一份措辞极其谦逊客气的邀请函。

 

内容大意是邀请晋阳市党政代表到访,共同探讨新能源产业发展事宜,落款是金州市委书记薛泓。

 

李东沐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薛泓是出了名的笑面虎,学者型官员,极善谋略。

 

这份邀请函,名为交流学习,实为近距离探听虚实,甚至是想搅乱晋阳的备战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