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9章 背后搞舆论导向(第3页)
				
				
				
			
			
			“感谢老兄提醒。不过晋阳发展新能源,绝不是盲目冲动,而是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和转型痛点的战略选择,我们的方案注重的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绝不是简单重复建设。”
“我明白你的意思。”
对方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有时候,道理是一回事,风向是另一回事。最近有几个省市的主要领导来部里汇报工作,有些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总之,万事小心,别让人抓了小辫子。”
挂掉电话后,李东沐面色凝重。他知道,这已不仅仅是城市间的竞争,更上升到了省际乃至更高层面的博弈。
有人正在动用一切资源,试图将晋阳挤出赛道。
而对方为什么要针对晋阳市,大概率有两点。
一是晋阳市是实力最弱的那个,在zz层面的压力会小很多。
二是晋阳市拿出的方案让他们有了危机感,因为他们的经济体制机制已经固化,达不到像晋阳这样釜底抽薪、背水一战的力度。
舆论持续发酵,晋阳市再一次冲上了风口浪尖。
两天后,省委书记梁群山亲自打来了电话。
“东沐,刚才参加了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视频会议,几个中西部的省份都在。会上,中南省可是含沙射影地把某些地方不顾实际、恶性竞争、破坏区域协同的现象狠批一通,矛头指向谁,大家心知肚明。”
“会后,三秦省还私下和我打了电话交流,说晋阳在搞超常规的绿电补贴,担心会引起其他地方的效仿,打乱整个区域的能源价格体系,甚至影响双碳目标的整体推进。
“这话,听起来是关心,实则是将我们的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