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6章 诚恳请教
李东沐目光投向本土的几个企业家,伸出了第三根手指。
“第三条路,是最快能见效的,那就是全球采购与战略储备。各位企业家,你们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几十年,人脉广,门路多。政府支持你们,走出去,去寻找稳定的、多元化的原材料供应渠道。市里可以协调进出口银行,提供信用证和资金支持,同时,我们联合锂航时代,建立关键材料的战略储备库,平抑价格波动,抵御供应风险。”
三条路径,短期、中期、长期结合,展现了李东沐在巨大压力下清晰的战略思维和破局决心。
会议室内凝重的气氛被打破,大家背水一战的斗志被激发起来。
任务迅速分解下去。晋阳这台庞大的机器,再次为了打破发展阻力而高速运转起来。
然而,对手显然也预料到晋阳不会坐以待毙。就在李东沐全力推动三条路的同时,新的情况也是接踵而至。
规划中的锂航时代原材料预处理基地,需要建设一条专用的高速公路连接到国家高速主动脉。这本是早已敲定的事情,但在项目评审的关键阶段,负责审批的部门突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极其苛刻的环保和安全评估要求,导致评审进程被无限期搁置。
“他们就是鸡蛋里挑骨头。”
负责此事的交通局长气得直拍桌子。
“他们提出的有些要求,根本不符合这里的实际地质条件,明显就是故意刁难。”
李东沐不用查也知道,这背后必然有平川或者金州的影子。他们肯定在更高层面动用了关系。
不过,李东沐并没有为此而大动干戈,而是私下给交通部的领导打去了电话。
在博州市工作期间,他与交通部的领导也建立了良好关系,只不过那位领导并不直接分管高速公路建设。
刚刚协调了此事,晋阳重工的周福海等人又焦急的找到了李东沐。
“李书记,我们好不容易通过政府对接,拿到了锂航时代一个结构件的小批量试订单,但按照他们的图纸和标准做出来的样品,送过去检测,三次都不合格,不是说尺寸公差超了,就是说表面处理有瑕疵,我们的老师傅都快被逼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