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小事解决就好(第2页)

杨元奇不在乎盐州的态度,他发现自己忽略了很重要的点,不是仁多保忠这边,而是开封。开封认为定边有上万精锐,这些精锐以杨家马首是瞻,也就如此,再无其他。要是杨家为国牧守边疆,定边给得起,极有可能盐州也给得起。这有点像吕梁山外折家,那里府州是折家世袭之地,另外麟州和丰州亦然受折家影响极深,但他们同样得背靠大宋。别说辽朝,西夏都能把他们压死。杨元奇懂了,杨家只要以一个非常自然且符合态势的发展拥有盐州,中枢亦然会认。中枢真正想压制的是不能让所有将门都有折家的想法。

杨元奇说:“让仁多保忠和开封好好谈着吧。不过你记得,定边该有的动作要有,多找机会去和盐州接触就好。相信西夏兀卒和那位皇后不是傻的?!其他事,放一放就好。”反正仁多保忠和开封有勾连是事实,定边添油加醋就是,西夏皇宫比定边会着急的。既然定边刮不起风,等风来还是可以的。

戴宗应下离开。

……

杨元奇跑去找老爹的时候,态度很诚恳,说道:“老爹,定边就这么被人看不起啊?”

杨兴武笑了:“你以为定边有多了不起?就凭这两万精锐?先养活了自己再来说其他。”

杨元奇道:“好歹你也是妥妥的从三品,高官了呢!”

杨兴武懒得继续这个话题,与其说从三品,还不如说这个经略使差使来得实在。大宋边境一些功勋老将都能挂节度使,那可是从二品呢!有钱有势,权利?当年苗授不就以节度使领不到一万精兵而已。枢密院还不认为就是个将头么?!杨兴武最切实的那一步是河东路转运司签判。

杨兴武说:“姜唐佐在明寨,你有空过去看一下吧,听闻那里几条水渠很麻烦。”

杨元奇应下就要离开,恰好夏荷进来,说道:“不差这一两天,老爷,让他定边待几天也好。垣蕴在清寨,让他带几天垣晗。”夏荷的女儿杨垣晗还是个小不点,跟在夏荷身边,她希望这个杨家大哥哥多和自己女儿处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