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那些马(第3页)


 盐定路宪台郭忠孝直接登门盐州府衙。


 郭忠孝说:“小杨大人,免去税赋此举大善,最好也上个折子去朝堂。”


 杨元奇摇头:“仁多保忠在这里的时候,开封对盐州没有任何税赋,现在这些苛捐杂税本就是仁多保忠自己搞出来的。”萧规陈随,他才不上这个折子,这里本来就是不用上税的。


 郭忠孝却道:“仁多家族是仁多家族,这是对降将的福祉,以让他更为大宋朝廷效力,也是让他安心。小杨大人是为委任官员,没有明旨说这里是羁縻州,如何能跳过。”


 杨元奇看向郭忠孝,又是一个大宋朝忠臣啊。作为提刑司,他可以不管这事,却同样可以上折子论这事,制衡无处不在。


 杨元奇说:“这里各族杂居,汉族和党项族势均力敌,甚至党项还有一定优势。在我没有理顺税制之前,这个折子不能上。总不至于就一句废话免税,免的是什么税。”他只能把事情先拖下来。


 郭忠孝一想也是如此,税制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内地能用那是俗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总不能拿着那个硬套在这里。


 郭忠孝问了个很重要的问题:“小杨大人是觉得这里异族居多,当以……羁縻州形式管理。”


 杨元奇点头,这没什么好隐瞒,谁想交税上去。


 郭忠孝摇头道:“杨家世代忠良,不如像杨帅那样,上个折子要求朝堂多派人来,趁着这里战事频繁,现在人心思定。一并改土归流。”


 杨元奇沉思良久:“郭大人,你让我想想!”这句话不是敷衍,要是杨元奇这么做,一个是人才问题能解决,第二个一旦有这个折子,就不仅是免税,他还能顺便多要银子,而且这时候中枢一定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