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刘皇后的建议(第3页)

 赵煦想了想道:“赵灵儿从小体弱多病,在祈福观又是杨家照顾着有好转迹象,何必现在折腾。”这才是赵煦默许杨家那些乱七八糟的理由的根本,他看着一笑置之,只要她身体好就行。赵煦骨子里是相信杨家的,所以他才会允许杨家带着赵灵儿四处跑。

 刘皇后道:“一个皇家女娃这么在外滞留终是不妥。”

 赵煦看了眼刘皇后说道:“赵灵儿要是回宫,总要恩赐,赏她什么?向太后那边也得顾着呀,你有想法?!”

 刘皇后一听,既然出旨让赵灵儿回来,的确得封赐点什么以示恩宠,她也说儿女双全,总不至于回来就仅仅是回来。刘皇后不再争辩,这事她没想透彻,看来自己最近顺风顺水,有所懈怠。

 赵煦从来不蠢,他不过是不太关注这些,他心里有着自己的雄才伟略,有着自己的天下大势大宋未来。他看似不过二十三岁,心智成熟的很。朝堂中大臣的尔虞我诈他见得还少?也恰恰是见得太多勾心斗角,他内心对孟婵才隐着好感,或许她真的如那个李清照所说“一如桂花”!

 赵煦看刘皇后不再搭腔,说道:“你多把心思花在儿子身上……太医院医师众多,你要物色一两个专注他的身体,大意不得。”

 刘皇后赶紧应下来。

 (编者语:大纲没用就是如此,最初的大纲是赵煦多活个几年,他的儿子也不会早夭,杨元奇就是赵煦身边的人,还是他儿子最亲近的老师。只是后来一边写一边读各类史料,最后决定还是算了,让杨元奇自己来吧。其实从前面行文也能看出,小说对赵煦的描写基本还是偏于清明的人。就现在看到的史料,他短短的几年当政时间,大宋的确呈现出向上的迹象,可惜死得太突然,给人以回光返照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