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盐池出事(第2页)

 朱武沉默良久:“要打痛对面也不一定非要越过沙海,朱贵将军说不可能永远防着也是道理。但只要打痛过对面一两次,不管是谁,其他人都会有所顾忌。那就布局打痛对面,至于等半年还是一年,战争从来就是比耐性。只要我们抓住对面下狠手就是,总要让他们知道代价!”

 杨元奇知道朱武最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杀无赦!杨家军建军对杀戮不甚推崇,也不认为这是将兵之道,杨元奇给杨家军根植的是“守护”。

 杨元奇说:“今天到此为止,军队加强戒备。姜唐佐先生,李大木大匠,这里的善后麻烦你们,先让我好好想想。”

 ……

 杨元奇清楚战争容不得仁慈,哪怕杨家军对杀降有明文规定,这条执行起来都会甄别,战场上战士可以根据自身安危、现场态势、甚至对方伤势决定是否杀降。但朱武话中的意思却是以血吓阻对方,这是有组织的杀降。他刚才不敢同意在于,朱武这话还有后续,杀了降要让对方知道,这就得做出动作表现出来。换句话,杨家必须让西夏各部知道他们是会把所有人砍死的。

 杨元奇沉思良久,最后还是摇了摇头,他必须认真考量一件事。除非杨元奇不打算要西夏任何土地,这么做可以。杨元奇清楚他对西夏土地是有要求的,哪怕现在盐州也是如此。大宋都已经给出定边甚至盐定路,杨家不可能往南,只能是往北,没有了人口的土地毫无意义。而且,一支军队一旦有了这个先例,后面做起来就会轻松很多,底线从来都是一步一步突破的。对于军队来说破坏远比建设要轻松得多,干脆利落是很爽,因为爽所以继续,因为继续会更爽,最后走向暴虐!

 ……

 第二天,杨元奇把人召集回来,布置可以按朱武的来,但关于最后的杀无赦,杨元奇强调必须出自他的命令,有组织杀降在杨家军条例中不是选项,而是不允许,任何时候都是如此。至于最后的决定,在能接到他命令前,没有人可以突破。哪怕这件事需要人来承担也该是他这个爵爷。他也希望在他命令不能抵达的地方,杨家军当时的主事人考虑他这次的决定。杨元奇其实否决了朱武最后的一条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