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土着与土猪
第20章 战事各方考量(第2页)
察哥清楚这是一种被动的必然,这个时候那里的残存势力是不敢和宋军硬杠的,但恰恰是这样,宋军也来不及调整,只能四处搜寻各部的抵抗力量。他发现他有了机会。宋军这么打下去会越来越散,面会越铺越开,这个时候他是能攻其一部的。
察哥现在要解决的是突然性,他不能让宋人先行察觉,那样他们一收缩就会是西夏和大宋的决战,这不符合当前的局势,宋人输得起,他输不起。他需要的是攻其不备,灭齐一路。
察哥现在对他大哥李乾顺很佩服。李乾顺分东中西三线,各线收缩,的确能确保核心地区的防御,但事实上也放弃了广袤的地区。某种程度这就是承认西夏对大宋西军力有不及,不是每个西夏人都愿意承认这点的,李乾顺是最早接受这点的。
如今青唐的战事发展让他有了这个机会,这个机会的核心在于察哥把主力拉出去,也不用过于担忧自己的核心地区,这里还是能留下兵力把守的,不用在一个广袤的战线上和宋军对抗,那样他处处被动。事实要是不放弃一些线,他现在也集中不起这接近五万的机动兵力,这是一支随时可以出击的军队。
察哥看着地图上对面的宋军,仁多保忠,这个让西夏咬牙切齿的人。仁多保忠的骑兵是现在西夏的大麻烦,他们在河西走廊一线的存在,让西夏攻任何一个点,宋军都能借着这支骑兵有效的援助。
察哥尽量平复自己的心态,不能让仇恨蒙蔽眼睛,他不能和宋军决战,意味着他不能选择歼灭对面的仁多保忠,他甚至得想办法稳住仁多保忠。察哥这点上认知很准,仁多保忠投了大宋不假,但一定不愿意自己和西夏硬拼,特别是不能第一个上,这是他作为降将的原罪,他不能让自己的精锐过早损失。
察哥认为这就是他的机会,他必须在仁多保忠这支队伍上做文章,把宋兵吸引在河西走廊一线,然后他在奔袭最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