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慕容氏薨(第2页)

 杨兴真和于氏最奇怪的就是这里,以现在两家关系,关于爵位承袭,大家完全可以挑明这事不用放着,太原杨家特别是杨元奇在这点上从未开口。如果说以前是担心杨元忠这个人,这五六年杨元忠已足够证明他是有资格能力继承爵位的。

 于氏问:“老爷,这事要不要你和兴武堂兄好好谈谈。”

 杨兴真道:“当年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现在我和他都还是壮年,如何好又提及。”杨兴真现在身体好着,现在就去扯爵位的事完全没这个必要。实际,到了杨元奇这一代,这个爵位承袭实际是第3代,这关系怎么说都是淡得很。法理上开国男这个爵位来自杨业,杨元奇的确有机会,实际没有哪个家族会如此操作。(关于爵位,其实并不重要,主要在于,小编一直想给李清照一个身份,比如天波杨府开国男爵的夫人,这也能和潘金莲实现共存,是一个说得过去的办法。但究竟如何写一直没想好。)

 于氏说道:“这事现在就是小事,太原也不会指望这个爵位,或许将来元忠都不会特别在意,不如议定就是。”

 杨兴真回:“就是因为小事,所以不着急议定,要是将来有什么变故,改来改去那才被人诟病。”

 杨家不再提及爵位之事就是如此,现在家族还在发展,谁知道以后发生什么,杨兴真都活得好好的,那就不必着急。

 于氏想想也是如此,今天也是婆婆慕容氏去世,她才想起这茬。

 于氏今天见着杨元幸,内心有些感慨,杨元幸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子监,日常很少来杨府,今日陡然发现太原杨家又一个人长成,相比一下,杨元勇就还真是个懵懂少年。

 ……

 杨元幸和陈妙常扈三娘商量下来,他代表太原杨家留在开封杨府,既能代表太原杨家表达重视,也能帮衬着料理部分事务。

 杨元幸发现自己在杨元奇面前话语权还重一些,好歹还能挣扎一下,碰上几个嫂子他却没什么能争辩的。扈三娘性子直爽,压根不会顾及他那会子感受,想什么说什么,陈妙常性子和善,已经不是孩子的他实在不会去顶撞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