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杭州多元化的痛苦

好在李如松现在不在杭州,因为这会儿高翰文也在筹备为远渡重洋二来的两千多名逃难女巫保媒拉纤呢。

 招式丢不丢脸不要紧,管用就行。鉴于大明朝上上下下根深蒂固的保守倾向,高翰文不得不用这种血脉姻亲来加强与泰西的连接,将来就算再有甲申国难,也能借着这些血脉相连,不至于彻底被泰西的发展抛在脑后。

 为什么高翰文认为大明的保守势力这么强呢,因为从前年开始杭州稍微有了起色,书摊里卖得最好的就是论语,越是商贾越爱买一本论语放在柜台上。

 直到如今,论语是越来越畅销了。现在任何一本热络的话本故事都是比不了的。几本加起来也不行。

 这就怪异了,明明是高翰文一直以来引以为依靠的新兴力量,结果一上来都扯论语这种保守符号来装裱自己。甚至几乎每个作坊主的东家都在周边小范围流传出自己的孝经故事。

 这股保守主义回潮,让高翰文很难受,难受到怎么说呢,原本是想写信让徐有知和自己两年多未见面的女儿回来的,这会儿也搁置了。如果确定要回潮,那么回来就没有意义,不如自己也跑出去算了。这次保媒拉纤就当是自己跑路前卫大明最后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