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坦白(第2页)

 我们这边市里的彩礼相对还好,彩礼高的地方多数出现在农村和乡镇,因为本身条件并不优越,所以希望嫁女儿的时候彩礼可以多一些,多少都是面子工程。 

 十里八乡同村邻村,嫁女儿彩礼高会被竖大拇指,彩礼少就会被人说闲话,城里人倒还好,因为哪怕是对门都不一定认识,但在农村,谁家生个孩子都一清二楚,甚至家家户户都能扒出不少陈年旧事。 

 “妈,我和如烟没有彩礼的问题。”我笑道。 

 “噢噢。”我妈笑了笑。 

 “那就这么定了,订婚宴在酒店吃一顿,你们作为新人,跟乡亲们熟悉熟悉,我们走个形式。”我妈笑道。 

 “好!”我点头。 

 “按理说,订婚其实就是两家人家走个过场,都不需要摆宴,但现在这样也好。”我爸说道。 

 我爸的意思我非常理解,如果是早年,那么确实有订婚这事,而现在除了富贵人家,订婚大摆宴席的已经很少,基本上都是结婚宴席。 

 在大城市我了解到,既然要摆宴席,那么结婚证必须先领。 

 他们的结婚步骤,恋爱,见双方父母,领证,买婚戒,商定婚宴地点,拍婚纱照,然后到了日子举办婚礼。 

 至于后续,就是生孩子的百日宴,当然有些地方孩子宴席并没有,这都是看地方的。 

 每个地方都不一样,但我不太喜欢那些陋习,例如结婚当天什么上车费下车费,彩礼还有坐地起价,另外就是婚闹,什么绑树上,涂脸,叠罗汉,喝洗脚水,这种乱七八糟的风俗。 

 按理说,婚宴是神圣的,不存在任何整蛊的成分,整蛊就是不尊重婚礼。 

 趁着我妈和柳如烟闲聊的时候,我爸和我来到了院子里。 

 “儿子,你们是不是有什么瞒着我们?按理说亲家肯定到场的,为什么不来?是我们这地方太偏僻,人家杭城的父母不想来吗?”我爸抽着烟,他慎重地看着我。 

 看了眼门口贴着的‘光荣人家’四个字,我知道我爸是爱脸面的人,如果外人问起亲家公,他和我妈又应该怎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