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狂暴龙(3)(第2页)
当计划书下发,其上严格到近乎苛刻的条件令一众研究员瞠目结舌,他们怀疑吴博士是想“合理合规”地弄死公司的第二只资产,不然解释不通他为什么要制定这么魔鬼的食谱和训练?
可没人敢发声。
倒是吴博士看出了他们的犹疑,心情颇好地解释道:“混种基因的恐龙确实宝贵,但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太少了。在确定第一只能存活的情况下,第二只是该发挥它的作用了。”
他们听懂了。
第二只混种的诞生只是为了给第一只上一道保险,万一它中途夭折了,有个备胎也能向上层交差。
而现在,第一只混种已经8周大了,凭着极佳的体质扛过了最易死亡的“基因病爆发期”。如此一来,它能长到成年是板上钉钉的事。
交差项有了,第二只的存在意义就不大了。
实验室大可以拿它来做各种测试,以便收集混种恐龙的数据,然后用第二只的研究成果去更正第一只的饲养方式。
“我们明白了,博士。”
他们的执行力无疑是惊人的,前后只用了三小时就找到了第一只符合新食谱标准的野生动物,并弃置了准时准点的投喂时间,改用不定时、不定量的投喂手段。
打开管道,他们将一条长约35英寸、饿了近一周的野生网纹蟒放入其中。
它很饿,有攻击性,能吞下比自己大数倍的猎物,最重要的是它的绞杀能力和咬合力能给“资产”增加捕食的难度。
就这样,蟒蛇分辨着“食物”的气息,迅速游入生态箱。
彼时,她正趴在阴影中午休,脑子还没反应过来,身体却即刻进入了战斗状态。她后知后觉地被本能唤醒,一睁眼就看见了一条蟒,对方正阴冷地锁定了她。
大脑有一瞬的空白,她想她应该是害怕这种“扭曲”的猎物的,否则不会在对上眼的刹那就失控地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咆哮——
有领地被入侵的愤怒,有生命受威胁的恐慌,更多的是“必须杀死让我感到恐惧之物”的念头。
她想,她当时几乎是失智的。
她忘了自己是怎么出击和搏杀的,只知道回过神时,猎物已被她的双爪大卸八块、开膛破肚。
它的头被踩烂,内脏被踏碎,而她的嘴里正咀嚼着它的脊椎……
她停下了动作,僵硬了。
但没多久她就恢复了常态,低头干饭,舍掉了人性的喜恶,只留下野兽的作风。
作者有话要说
ps:吴博士想要的恐龙:更大、更恐怖、更酷。
吴博士实际的造物:饭量更大、吃得更恐怖、胃袋的容量更酷。
ps:感谢大家的营养液和雷,爱你们么么草~~
ps:感谢在2024-04-0217:11:18~2024-04-0316:18: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掉坑了、陶青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陶青198瓶;玫瑰好闻吗140瓶;胖橘与小橘114瓶;浮姬100瓶;廿零93瓶;琹久久68瓶;冰鲜柠檬水49瓶;淮山的大妖46瓶;修宁、宝藏大大求加更30瓶;琴萌mua.24瓶;秋刀鱼21瓶;业笙20瓶;sakula16瓶;若醉11瓶;笨狗、雪花、朗朗晴空、凡己、黛、楼小伍、o_o、2020946910瓶;煎鱼6瓶;鸽子汤、素枯襦歌、想吃红蘑菇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她时常觉得大脑被蒙了一层雾。
一层无法驱散、只能等它自行蒸发的雾。
它蒙蔽了她的觉知,封锁了她的认知,也模糊了她的已知,让她对一切事物都有个大致的概念,却半遮半掩,不让她探知到具体的含义,也不让她窥伺到根本的起源。
唯有成长和睡眠才能令雾主动让步,而它每退一分,她对己和对外的认识都会更进一步。
譬如现在,她已经对时间有了概念——
第一次注意到“时间”,是在等待投喂的时候。
她清楚地记得,每当人造太阳的光线由暗转亮时,猎物会通过管道进来,来的一般是四足。而当光线从明转暗后,猎物会通过水流入内,多是无足。
反复几次,她就明白了一个规律:四只脚的食物在白天出现,没有脚的食物在天黑出现,而两只脚的食物(人类)会一直出现。
这时,她对白天黑夜有了意识,但对时间的流逝一无所知。
直到她发现每经过一个黑白轮转,实验室中标着数字的纸张就会被撕掉一页,她才知道什么是“一天”、“一周”和“一月”。
之后,她一觉睡醒,发现自己开窍了。
她突然记起被撕掉的纸张叫“日历”,忽然明白有着长短针的圆盘是“时钟”,又莫名其妙地学会了怎么看时间。
她恍然醒悟,自己一定在记不起来的某个时期学过这些,也必然与之经常打交道,否则怎么会运用得这么熟练?
它们隶属于人类,是他们的知识和工具。那么,她是不是可以认为自己曾是“人”,所以才会对与“人”相关的一切知识都感到熟稔?
雾散开了一些,可雾的背后没有任何事物,有的只是更浓的雾。
多思多虑总是耗能极高,早上的食物已经消化完了,为了不让胃袋空虚到难受,她尽量减少活动,多以躺平为主。
往往,她会用这闲暇时刻关注外界,有意识地听人类交流,记下他们的用词,再学习他们的语言。
一开始她完全不懂,可时间一长,在语言环境和“婴儿学语”的双重加持下,她居然进入了半懂不懂的状态。除了专业术语不清楚,人类互动时的不少单词已被她掌握。
比如他们每天必喝的咖啡,必点的姓名,以及给她送来的、重复率较高的食物的称呼。
但比起这些,有几个词令她格外在意,它们分别是“另一只”、“第一只”、“基因”、“一代蝎暴龙”。
她尚未弄懂这些词的含义,就先一步从人类身上读出了恐惧。
而她之所以对“恐惧”的情绪感到熟悉,是因为只有在这时候人类才会放下傲慢,他们的眼神与被她杀死的猎物是一致的,总算变得“可爱”了些。
只是,他们因何恐惧?
抱着这样的疑惑,她更专注于他们的对话和肢体语言。
约莫过了四五天,她心领神会了“另一只”和“第一只”的意思。他们一说起这两个词就会看向实验室的隔壁,而隔壁是亨利·吴常呆的地方,时不时会传来野兽的吼叫或人类的尖叫。
每当亨利·吴离开隔壁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就明白饲养她的方式又要改变了。
会变得更专业、更有针对性,也会更苛刻、更富有野性。
她一直不明白他为何如此“专业”,但现在她懂了,隔壁关着另一只与她相同的……恐龙?
问题来了,如果另一只是第一只,那么她是第二只吗?
第二只什么?一代蝎暴龙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