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粥凉时分(第3页)

她想起无数次,她兴冲冲地分享快乐,得到的是一盆冷水;她小心翼翼地倾诉烦恼,换来的是“就你脆弱”、“别人怎么都没事”;她付出十分,被视作理所当然;若有半分疏漏,便是万劫不复的错处。

那些瞬间,曾经像细小的沙粒,摩擦着,落下,被时间掩埋。她从未真正去清理过,只以为那是家庭常态,甚至埋怨自己不够懂事、不够忍耐。

可就在刚才,那两句轻飘飘的、甚至不带多少恶意的评价,像最终落下的铡刀,斩断了她心里那根早已不堪重负的弦。

不是愤怒,不是委屈,是一种冰冷的、彻底的悟。

她一直试图蒸煮一份名为“亲情”的粥,火候、水量、材料,斟酌了又斟酌,付出了能付出的一切,捧到他们面前。他们吞咽下去,汲取养分,维持生命,然后挑剔:“太干”、“太硬”、“想噎死我”。

他们咀嚼她的关心,吞咽她的付出,消化她的情感,用她滋养老去的生命,却从未真正看见、尝出那碗粥里,她倾注的血肉和温度。

他们吞噬她,与吞咽那碗米饭,并无不同。都是维持生存的本能,都是理所应当的索取,都是食罢即忘的寻常。

弟弟和弟媳,或许早就看清了这吞噬的无底与冰凉,所以及时抽身,远远避开,落得清净。只剩她,这个不够聪明、渴望被看见、被认可的傻瓜,还一遍遍把自己送上去,主动将心肺摊开,供他们无声地撕咬、消耗。

最深的绝望不是咆哮,是吞咽无声。

她停下脚步,扶住巷口一棵滚烫的香樟树干,胃里一阵剧烈的翻搅。她干呕了几下,什么也没吐出来,只有生理性的泪水被逼出了眼眶,瞬间就被热风吹干。

她抬起头,望向城市被热浪扭曲的天空,灰蒙蒙的,没有一丝云。阳光刺得眼睛生疼。

手里,那个装着空饭盒的袋子,沉甸甸地坠着。她忽然明白了,那里面装着的,不只是空碗空盘。

是她这些年被无声咀嚼、吞咽、消化掉后,剩下的,冰冷残渣。

林薇深吸一口气,缓缓放下扶着树干的手。她看着手中沉重的保温袋,眼神逐渐坚定。她不再是那个任人索取、默默忍受的女儿了。她转身,朝着与回家相反的方向走去。她来到一家小餐馆,点了一份自己最爱吃的菜和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坐在温馨的餐馆里,她大口吃着,眼泪却又不自觉地流了下来。但这次,不是委屈,而是对自己的心疼和释怀。

从那之后,林薇不再频繁地给父母送粥送菜,也不再一味地满足他们的要求。父母起初会抱怨,但她只是淡淡地回应。

她开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努力工作,享受生活。她知道,真正的亲情不该是无尽的索取和伤害,她要为自己而活,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温暖和幸福。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薇的生活有了新的色彩。她报名参加了绘画班,在画笔的舞动中释放内心的情感。一次画展上,她的画作得到了一位知名画家的赞赏,邀请她加入工作室。

林薇的事业开始有了起色,她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而她的父母,见她不再像以前那样顺从,开始四处跟亲戚抱怨。亲戚们听了,纷纷指责林薇不孝。林薇只是笑笑,并不多做解释。

直到有一天,父亲突发疾病住院。母亲手忙脚乱地给林薇打电话,声音里满是焦急和无助。林薇赶到医院,看着病床上虚弱的父亲,心中五味杂陈。

她没有像以前那样忙前忙后,只是平静地安排好住院事宜。这一次,她清楚自己的付出要有底线,亲情不应再成为束缚她的枷锁。在照顾父亲的过程中,她也坚守着自己的生活节奏,不再一味牺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