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隔阂
林薇第一次见到未来婆婆张桂兰时,是带着一颗赤诚之心的。那会儿她刚和男友陈昊确定关系半年,提着精心挑选的营养品和丝巾上门拜访。陈昊提前打了预防针,说母亲守寡多年将他拉扯大,性格要强,说话直,让林薇多包涵。
“妈,这是薇薇给您挑的礼物。”陈昊递上礼盒。
张桂兰接过丝巾,摸了摸材质,没打开试戴,只是放在茶几上:“花这钱干啥,我平时在家又不戴这个。”然后转头打量林薇,“听昊昊说,你爸妈是县化工厂的工人?”
林薇点点头:“是的,阿姨,他们去年刚退休。”
“哦,工人家庭也好,实在。”张桂兰语气平淡,但眼神里的评判藏不住,“昊昊他爸去世早,我一人打两份工把他养大,供他上大学不容易。他现在在建筑设计院,好歹算个铁饭碗。”
林薇当时没品出这话的深意,只觉得婆婆确实不易,更应该好好孝顺她。
结婚时,矛盾初现端倪。林薇父母提出出十万块钱资助小两口付首付,张桂兰得知后嗤之以鼻:“现在房价这么高,十万块能干啥?我那些老姐妹的媳妇,娘家不是陪嫁车子就是帮忙付全款。”
陈昊打圆场:“妈,薇薇家已经尽力了,剩下的我自己有积蓄。”
张桂兰哼了一声:“你就是太实在。当初李阿姨介绍的那个税务局局长的女儿,人家明确说了陪嫁一套房一辆车,你非要自己找。”
这话像根刺扎进林薇心里。那是她第一次意识到,在婆婆眼里,她的“工人家庭出身”是个原罪。
婚后的生活像缓缓展开的画卷,只不过色彩并不如林薇预期的那般明媚。张桂兰早在陈昊工作稳定后就辞了保洁工作,搬来与小两口同住,理由是“一个人住老房子孤单”。
起初林薇真心欢迎,每天变着花样做婆婆喜欢的菜,周末带她逛公园买衣服。张桂兰嘴上说“别乱花钱”,却照单全收,从未回赠过什么。林薇安慰自己,一家人不必计较。
转变发生在林薇怀孕期间。孕吐严重时,她想请假休息几天,张桂兰在一旁念叨:“我们那时候怀孕七八个月还扛水泥呢,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娇气。”
林薇忍下了。直到儿子乐乐出生,矛盾开始层层浮现。
乐乐三个月时患了湿疹,小脸上起满红疹。张桂兰第一反应是:“肯定是随了你妈,皮肤敏感娇气。我们陈家人皮实,从不起这些玩意。”
后来乐乐十个月就会含糊地叫“爸爸”,张桂兰喜笑颜开:“看我家昊昊多聪明,基因好,孩子这么早就会说话。”
这种双重标准无处不在。乐乐活泼好动是“随他爸小时候”,调皮捣蛋却是“跟你妈一样不省心”。
林薇产假结束后,想请婆婆白天帮忙带孩子。张桂兰不是腰疼就是头晕,但提起带孙子回老家住半年却精神抖擞:“乡下空气好,我那些老姐妹都能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