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煌煌华夏

第三十九章:当剿则剿还是全力以赴?(第2页)

  “所以想联名举荐一个南京的部卿大臣来北京入阁。”严嵩老脸上露出一丝浅薄的笑意:“就这么点心思何必藏着,内阁那么大,老夫一个人也应付不来,逐渐上了岁数,是越发的没用了。”

  “皇上万岁、阁老百岁,咱们这大明朝阁老还能再干三十年呢。”

  “三十年,呵呵。”

  严嵩笑笑,继续交代道:“这次鲁发忠的事出来,浙江藩司的林云同、谢兰也有责任,着吏部商议一下,将此二人调离吧。”

  “那,调往河南如何?”

  严嵩先是一怔,而后看向赵文华说了这么一句:“老夫说让吏部商议,没说让你商议。”

  赵文华顿时脸色一变,撩袍下跪。

  “门下知错,请阁老责罚。”

  “去办好你自己的差事。”

  “是。”

  赵文华顾不上满脸的冷汗,惶惶然叩首告退。

  “去把东楼叫来。”

  “是。”

  严世藩匆匆赶到,进门便喊了一声:“爹。”

  “跪下!”

  严世藩虽不明所以可还是老老实实跪在地上,只是嘴上发问:“爹,儿子错哪了?”

  “错哪了?”严嵩冷冷瞥了一眼:“错在你不该当这个太常少卿,你该当太子,错在爹不该做首辅,爹该做皇上。”

  这话吓的严世藩遍体生寒,语无伦次:“爹,儿子、儿子不懂。”

  “你最近跟赵文华是不是走的太近了。”

  严嵩离开座位走到严世藩面前:“你在惦记浙江?”

  “儿子没有。”

  “浙江也是你能惦记的?”

  “儿子.”

  “浙江是皇上的浙江,不是我严嵩的浙江,你这是在给老子掘坟!”

  严嵩一巴掌扇在严世藩的脸上:“朝廷有吏部,国家有章法,浙江的官员是拔、是黜还是调,有规矩的,我大明朝除了皇上,没人可以想用谁用谁。

  赵文华也糊涂,我看,通政使这个位置是不能再让他做了。”

  一句话便罢了一个九卿,吓的严世藩跪在地上不敢言语。

  严嵩不再训斥,寻了把椅子坐下,冲着严世藩招手:“东楼。”

  后者跪行上前,俯首帖耳:“爹。”

  “做官要讲规矩,爹虽然是首辅也要讲规矩,要想让别人听话首先要让人家吃饱饭,你不能把灶给抬走,这是朝廷的灶,是全天下人的灶,那甚至不是皇上的灶,不是一家一姓的灶,你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