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煌煌华夏

第一百一十二章:雪中送炭(第2页)

  不对啊,要是掏的家底子,那、那怎么会署陆远的名,南京九卿总不会把家底子掏干净来推陆远上位吧?

  严嵩一看张治如此,也知道后者估计也不清楚其中缘由,可很快心头一紧,忙扭头看向嘉靖。

  只见此刻的嘉靖双目红润,感动的几欲泪崩。

  国难见忠臣啊。

  一见嘉靖这番姿态,严嵩心中就直呼不好,可现在哪有他说话的资格,嘉靖已经开了口。

  “好!好!好!陆远陆伯兴,国之忠臣,朝之肱骨,如此时机送上这笔钱粮,可算是解了今年河北百万黎庶缺衣少粮的倒悬之危,如此奇功,朕当嘉赏,诸卿觉得如何?”

  张治顿时一步跨出。

  “国有明君乃有忠贤,皇上英明,臣附议。”

  徐阶紧随其后。

  “臣附议。”

  自二人之后,朝堂之上半数官员齐声附议。

  嘉靖有些不满的扫了严嵩一眼。

  后者忙出列。

  “臣附议。”

  他这一动,严党上下无不跟随,严世藩也只能跟着不情不愿喊出附议来。

  “既然诸卿皆同意,可议议如何嘉赏其功?”

  严嵩这时候抢在最前面:“皇上,陆侍郎忠心体国、又是能臣干吏,好生培养将来必可为我朝栋梁之才,只可惜当年外放做了知县沾了浊气,臣举荐其为翰林院学士掌院事。

  一来可以替朝廷在翰林院内多多培养些后生,二来也可以在翰林院内多多沉淀几年,洗一洗身上的浊气。”

  这手安排不可谓不巧妙,但张治哪可能会同意,当即言道。

  “臣不同意严阁老的意见,眼下国家正值艰难,河北要重建、边镇要组军,南面的倭寇之祸又愈演愈烈,国家各项用度正是紧张之时,陆远久在户部,精于钱粮筹措调度,臣举荐其留任南京。”

  严嵩不满道:“留任南京?张阁老,陆远这次立了功劳,皇上已经恩旨提拔,留在南京哪有可以提拔的位置。”

  “臣举荐陆远担任南京户部尚书!”

  众皆哗然。

  严嵩更是大为不满:“张阁老胡闹!皇上前几个月刚刚下过圣旨,将南京户部尚书韩士英与户部尚书张润互调,因为俺答寇边之故,时至今日还未来得及成行赴任,你举荐他来做南京户部尚书,是打算顶掉哪一人的位置?”

  张文宪亦出列反对:“皇上,那陆远年不过三十,如此稚嫩年轻,岂可做一部尚书?臣亦觉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