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煌煌华夏

第一百九十一章:松江知府李崇的决心(第3页)

  “你说什么,双粮价?”

  这一点李崇很有把握。

  他们,什么都要!

  沈传名惊出一身冷汗之余,也知道了李崇的打算。

  所有的财富都会被银行给剥削的一干二净。

  每个人背着一身的债,还要捧着赈灾的粥碗对那些人感恩戴德。

  您不觉得这才是最可怕的事吗。”

  “难道咱们家所有的事都要听他的吗。”李崇一句话把沈传名给惊住了:“姨娘嘉靖八年便去世了,如今二十三年过去,他徐阶还处处对咱们家所有人指手画脚,他对咱们家做什么贡献了吗?

  除了不停的占地、占地,是,咱们家现在是有了几万亩良田,可是名声也全都臭了。

  陆家的大船登上去才是一辈子乃至全家子子孙孙衣食无忧的保障。

  其实这些地方府县主官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大明朝官方有一套完整的地方指导手册,不单单只是那本《知县到任须知》,朱元璋命翰林院编修的《诸司职掌》、李东阳所著的《大明会典》中也有地方官的施政纲要,包含了民生、教育、军备、基建工程防汛几乎这一时期所有和国家息息相关的政务。

  沈传名注视着李崇,片刻之后笑了出来。

  徐阶一个人就霸占了松江二十多万亩田地,这些田地不在黄册上,在册的又被徐阶拆分挂靠在不同官员和有功名的生员名下,成为国家承认的职俸田、功名田,朝廷收不到税,百姓卖身成了佃户,也成了隐户,托庇在徐家下的家奴,这种情况下松江要是还能富裕那才是有鬼了。

  住的房子、吃的粮食、家产积蓄全他妈归了银行背后那些面目可憎的吸血鬼。

  皇帝要有本事铲除掉远东,那早就派兵把江南上下连根拔除了。

  咱们抢先这一步在陆少傅面前露个脸,将来咱们家在松江府的发展还怕没有陆少傅的支持吗?他老人家若是愿意扶持咱们家,现在得罪些人、赔些钱又怕什么,何况也不赔钱啊,以往那些粮食宁愿烂掉也不愿意降价卖,何不如就干脆甩卖一空,卖多卖少都是赚的。”

  “所以这不是来找舅父您吗。”李崇腆着脸笑道:“舅父若是能带头低价卖粮,则其他各粮行谁还敢漫天开价,如今松江粮价一石四百文,但卖的全是陈旧粮,我想请叔父出面,将粮价打下去。”

  怎么做才能让松江今年的赋税跳个高呢。

  这是一张极其巨大的利益交织网。

  一如此时此刻的松江府。

  沈传名顿时倒吸一口子凉气。

  李崇面对着眼下的局面,脑子里想到全是明年考成的事情。

  想来想去,李崇就将主意打到了沈传名这个舅舅身上。

  还有一些咱们不能说的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银行、赌场、青楼,包括广州海事司,这些可都是陆家掺着股的,说句不客气的话,再过几十年两代人,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富绅官员,打一落生就要吃陆家的饭,穿陆家的衣,当陆家的差,上陆家的学、靠陆家治病活命。

  “你这是拿舅舅的钱,在陆少傅面前邀功啊。”

  何至于连收税都得低声下气。

  “这事要向你的姨父汇报。”

  百姓不反,指望士绅还能翻天不成。

  八十万亩地,松江一年两熟,亩产市秤为三百二十斤,一年要少去五亿多斤粮食,折三百二十万石。

  要么像历朝历代农民起义那样揭竿而反,要么就只能像被徐阶侵吞走土地的百姓那般,心甘情愿的将家产奉上换取活命的口粮。

  此刻的心中便开始将徐阶和陆远放到一起来比较。

  李崇这才松出一口气。

  能有自家舅舅的全力支持,他对恢复松江府的民生便有了十足的信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