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99章 十羊九牧(第3页)

 平民入仕究竟有多难?他们个个都是心知肚明。 

 为了不被裁、为了子孙后代,拼了。 

 一名头脑灵活、见多识广的年轻官员窥得时机,立刻拱手道:“刺史,下官有两法。一是从民间募集工匠,只是收割春粮为上,时间又来不及,此法暂不可用。二是效仿秦朝兵器作坊,秦朝在铸造箭矢时,分工明确,工匠铸坯、倒铜铁水,学徒打磨箭杆和箭头,而民夫做不太重要的粗活……他们各做一道工艺,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然得心应手,又快又好。而铁铠和皮甲、刀枪剑戟也可如此。” 

 “此法可行,可是人手呢?又当如何解决?”元天穆问道。 

 此人听得精神一振,行礼道:“刺史,我军缺少的是箭矢,可将收集而来的残破、无法修复的兵刃溶化,制成箭头,从模具中出来后,全部交给城中百姓打磨,此道工艺十分简单,男女老人都会,晚上也能做,只要给予一定薪资,百姓也愿意以此来增加收益。至于箭杆,也能采用此法。” 

 “想法不错”元天穆似乎又想起什么,问道:“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官员道:“禀刺史,下官名叫蔡俊,字景彦,广宁郡石门县人。现任功曹记室。” 

 元天穆点了点头:“我打算将此事交给你,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只要你办好此事,我便向大都督举荐。若是完成不了,休怪我不客气,你可愿意接下这项任务?” 

 蔡俊大喜过望,深施一礼:“末将愿意。” 

 元天穆交待了一番,令众人配合蔡俊,之后便将众人打发走了。 

 “刺史,射声将军卫铉持令求见。”便在此时,一名小吏入内禀报。 

 元天穆目光闪了闪,吩咐道:“且先将他请到偏堂用茶,我稍候便来。” 

 如此说着,却又不紧不慢的处理起了公务。 

 “遵命。”小吏是跟随元天穆多年的家奴,熟悉主人的习惯;见状,便一礼而退。 

 ———————— 

 注1:千年世家很像港片里的功成名就的江湖大佬,他们不怕按“江湖规则”办事的人和势力;怕的就是不要命的小瘪三。如果他们实在算计不了、压制不住强势崛起的“小瘪三”,一般都会阴着来,要么是联合其他势力弄对他方、要么是利用白\/道势力弄死对方。但是最常用的手段却是分化离间、扶持“瘪三”内部的中坚势力,使其在内斗中灭亡。 

 在王氏眼中,尔朱荣应该就是一个小瘪三。 

 注2:北魏中枢有三十六曹,地方各州比照中枢,也设有三十六曹;即便此州只有一个郡、一个县,那也不例外,所以很多地方都是十羊九牧;不过这种搞法在历朝历代的乱世时期都很正常,并非北魏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