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111章 放狗咬人?(第2页)

 说着,又向元雍说道:“太师,从国库拨钱七百万缗、绢五万匹、布十万匹、四十万石粮食给尔朱天宝,令其早日平定汾州叛军。” 

 较之汉末两晋,大魏王朝的手工业十分繁荣,纺织、榨油、酿酒、造纸、煮盐、冶铁、陶瓷等等行业都取得了巨大发展。魏初,每匹绢可以卖到一缗三串钱,孝文帝以后则是降至两串钱左右。如今的大魏虽然是局势不稳、每况愈下,但是司州和豫州的物价非常低廉,一匹上好的绢只卖四串钱、一斗上好的米只卖五六十钱。 

 至于司州和豫州以外的其他地方,物价不尽相同;只不过胡太后和元诩久居洛阳,不知民情,再加上中枢官员又是报喜不报忧,所以他们还以为各地物价也像司豫二州这般低廉,完全不知道很多地方物价早就高不可攀,更不知道百姓到了吃不起饭的地步。 

 定下军资军费,元融起身行礼道:“臣有一事奏明太后。” 

 胡太后正想让大家散去,闻言问道:“何事?” 

 “太后。”元融说道:“定州刺史、广阳王深上疏称定州瀛州匪患猖獗,出身怀朔镇的鲜于修礼率领六镇暴民于定州中山郡左人城发动叛乱,且与盘踞燕州的叛贼杜洛周南北呼应,一道向幽州进军,范阳太守卢文符屡屡求救;只是广阳王限于制度,不敢越境剿匪。臣以为朝廷如果允许强州、强郡之兵越境歼灭匪类,匪患必将得到缓解。” 

 胡太后默然不语,她虽然不懂兵事,也处理不好实事,但是对大势却看得十分清楚。朝廷如果准许跨境剿匪的话,的确有利于歼灭各地的乱匪,但也会导致地方官员权力过大,变成尾大不掉的隐患;比如说尔朱荣,他就是因为越境剿匪而壮大成患。如果朝廷放开限制,必将有更多“尔朱荣”出现。 

 她权衡好利弊得失,最终还是决定把剿匪的权力死死控制在朝廷之手,不准地方官府随意跨境剿匪,于是说道:“鲜于修礼、杜洛周已然先后叛乱,若广阳王率领不多的兵力出境剿匪,定州境内的六镇军民定然借机闹事;届时,燕州、幽州、定州、瀛州、冀州必将刀兵四起,防不胜防。故此法不可取。李侍郎,你以为如何?” 

 “太后顾虑极是。”李神轨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建议道:“太后,依臣之见,朝廷命令广阳王派一部军队北上中山郡,从南方牵制鲜于修礼、杜洛周二贼,使其无法肆无忌惮进攻幽州。与此同时,朝廷遣一良将出为瀛州刺史,以防瀛州六镇军民响应二贼。此外,令一员大将率领羽林军,负责剿灭二贼。” 

 羽林军又叫中军、台军,魏初,羽林军士兵全部是鲜卑各部士兵,孝文帝改革以后,正式将此军更名为羽林军,并且在太和十九年“诏选天下武勇之士十五万人为羽林、虎贲以充宿卫”,同时以大量汉人充实中军。 

 此军分为东、南、西、北四军,以领军将军、左右卫将军、四大护军将军总领全军,之后是得领一军的四大中郎将,每名中郎将麾下各有三名小将。 

 对于羽林军的战斗力,李神轨并不怀疑,只因这支军队平时虽然是宿卫京师,但是这些年以来,他们不仅与屡次与南朝作战,而且在李崇等人率领下,平定了六镇叛乱的主力。所以羽林军将士都是骁勇善战的士兵,并非是养尊处优的老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