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颜狗胡太后(第2页)
“没有!”胡太后摇了摇头,皱眉道:“我感觉有这类人存在,具体是何人、有没有这类人,却要你们御史台去查。”
“这……”郦道元惊诧莫名,原来太后毫无证据,只是凭感觉来着?这让他们御史台从何查起?总不能乱抓、乱杀一通吧?
胡太后也知他的难处,于是给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一般来说,至尊当太子时期的属官、诸妃嫔娘家人最不安分,御史台从这方面入手。对了,潘充华却是不必查。”
胡皇后是她从兄、冀州刺史胡盛之女,元诩一向视她为太后安插到身边的细作,自无亲近之举。胡太后为了让皇家开花散叶,又将博陵崔孝芬、范阳卢道约、陇西李瓒、琅邪王绍、渤海高雅等名门子弟的女儿选纳入宫,然而元诩一概不理、专宠充华潘外怜一人。
不过和那些名门女相比,胡太后却知道潘充华反而没有一丝嫌疑,因为她以前只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小宫女,若非无依无靠的老宦官成轨收她为义女,早就无声无息的死在永巷了。成轨既不是有地位的高等宦官,而且死了六七年,哪有什么势力留给义女?
“喏。”郦道元有了方向,心下暗自舒了一口气,见胡太后再无其他吩咐,便取出卫铉的谢表取了出来,双手高高举起道:“此乃上党郡太守、河东郡卫铉的谢示,还请太后过目。”
一名宦官上前接过,检查无隐患,这才转交给胡太后。胡太后打开册子一看,双眼不禁一亮,赞叹道:“好字啊,真不愧是书法名门后裔,字形虽有卫夫人之风,然笔法刚劲有力、结体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势磅礴、化娴雅婉丽为雄浑大气。已有自成一家韵味。”
胡太后多才多艺,弹得了琴筝、吹得了箫笛、写得了好字、提笔能作诗,而且还是一个“追星族”。在她孀居不久、即将临朝称制的时候,听说大魏名将杨大眼之子、杨白花武艺出众、相貌瑰伟,便想见上一见。
后来人们以讹传讹,被人们说成了逼迫杨白花与她私通,此事闹得轰轰烈烈、满城风雨,导致身在荆州杨美男吓得连夜率领家小和部曲投降了梁朝,连名字也改成了杨华。(注)
胡太后听说他跑路了,还专门写了一首《杨白花》,其词为“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阁,杨花飘荡入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春来秋去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也是因为她这一闹,使南梁凭空得到一名文武双全、战功赫赫的名将,而北魏却多一个强悍的对手。
而她写的这首乐府诗芬芳悱侧、回肠荡气,貌似淡水实为醇酒,被(后人)尊为南北朝的代表作,其才学可见一斑。
看完平平无奇的“谢词”,便到了那首“打油诗”,霎时,只惊得目瞪口呆,自从元诩当上太子至今,就没有人敢调戏她,然而一介小儿,竟然胆大至斯。
不过正如卫铉所料,这首看似调戏实为赞美的歪诗,令她十分高兴,隐约之间还有一种被调戏的刺激和异样乐趣。震惊过后,不禁笑得花枝乱颤,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