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招贤纳士(第2页)
“趁大家都在,还有一事要与大家说说……我们现在严重缺人,诸位若是认识贤才,尽管让他们前来上党谋职、尽管向我举荐。”卫铉环视众人,补充道:“我不管他是军政人才,还是农家、墨家、法家、医家、名家、史家、杂家、纵横家、阴阳家子弟;也不管他是六镇军民,还是曾经犯下大错。只要他们前来投奔,我都既往不咎、量才而用。”
“喏。”众人知道骁果军各军镇、上党郡府很多高位都无人担任,急须大量人才来填充,纷纷依言应下。
。。。。。。。
议到这里,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去。卫铉总不能大家空饿着肚子回去,便让人将晚膳送到往一旁的膳堂。
尔朱英娥知道卫铉麾下文武都是精通骑射、文武双全的人,他们战时可以为将、平时也能从政,每个人都喜欢吃肉,饭量极大。所以她准备的食物以肉食为主,而且每个人的分量足够多。
席间众人都是刚刚从工作状态里脱离出来,觥筹交错之间,有人已带几分醉意,这些武夫、比武夫更像武夫的文官军有了酒意后便自吹自擂,一个比一个能说、一个比一个能吹,大话那是满天飞。
“王长史,洛阳城很热闹吧?”骁果军和上党郡高层只有寥寥几人去过洛阳;卫铉这个土豹子对身为帝都的洛阳也充满好奇,他现在只知道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对汉魏洛阳城进行大规模改造与扩建,至宣武帝时建成了一座全新的规模宏伟的洛阳城。
洛阳究竟宏伟到什么程度,便是他好奇之处了;甚至还心向往之极。只不过他向往的不是洛阳城的繁华,而是向往洛阳城那些郁郁不得志的人才。
自古以来帝都都是人才最多的地方,各地寒门子弟为了谋得一官半职,也会前往帝都寻求门路,然而那里等级森严、竞争激烈、讲究金钱交易;再加上有了对比以后,水平不太出众的绝大多数人才哪怕呆上三年五载,也混不个人样来。
但是对于要求不高的地方官府而言,这些被帝都官府、达官显贵裁汰的人,仍旧是高端人才;若能将一部分没有门路的人才引入上党,定然提升上党官场水平。
除了洛阳,第二个人才基地显然就是点火纷飞的河\/北大地,史上东西两魏和北齐北周的众多名臣良将都是出自河\/北叛军叛军之中,只不过卫铉只记得独孤信、李穆、李弼、于谨、杨忠、苏绰等等,却不知道他们在哪些旮旮旯旯混(ga ga la la)。
倒是京兆郡杜陵韦孝宽比较好找。他的堂兄韦义直原本是汾州敷城郡郡丞,然而全郡只有一县,总人口只有六百多个。后来被迫从贼,被卫铉战前拿下。
再经卫铉一番运作,韦义直居然变成打入敌军内部的英雄,战后出任汾州吐京郡郡丞。虽然同为郡丞,可魏朝按九品中正制将地方州、郡、县分为九等,九等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而等级一般都是用辖区地域、人口、富庶来划分的,不同等级的官府级别不同,官员的待遇也不同。
韦义直原本是下下郡郡丞,品级还不如中下县的县令高,可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上中郡的郡丞,说是连升数级也不为过。
那(nèi)家伙也是个讲究人,升官后的第一时间,就派人向卫铉表示感谢,至今还有往来,当他在信上看到卫铉对堂弟韦孝宽抱以期许,并希望他来到骁果军任职之时,便作出了反应,说他会写信回家,让虚岁十八的韦孝宽过来帮忙。
“那是自然。”王佑酒量不行,别人只有三分醉意之时,他往往已经陷入醉醺醺了。
一听卫铉问话,王佑完全忘记了儿子王思政也在,脸上露出一丝只有男人都能会意的笑容,大着舌头说道:“将军,帝都洛阳是天下最繁华最富庶的地方,也是男人的天堂。记得去年入京谋官之时,我与几名良朋好友到青楼里饮酒赏花。那一去就是七天时间,若不是没钱了,我还不愿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