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178章 立世之本(第2页)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甲骑具装冲锋陷阵时,固然锐不可当,但是越来越厚重的铠甲、越来越粗长的马槊令甲骑具装失去了机动性,一旦敌方的轻骑兵采用放风筝战术作战,就能把甲骑具装的战马活活累死,而披着厚重铠甲的士兵爬都爬不起来。 

 这一点,从薛安都一次战斗就能看得出来。元嘉二十七年(450),宋文帝发动北伐,薛安都被任命为建武将军,与柳元景、庞法起、曾方平出兵关陕,他与魏朝具装骑兵交战之际,令麾下将士解下层层叠叠的铠甲,将魏朝“铁罐头”耍得团团转,然后一战而定,大败魏朝具装骑兵。不过南北两朝都没有减轻铠甲重量、减轻马槊重量的好处,至今仍然走叠甲路线。 

 直到历史上的隋朝,杨素和杨爽、虞庆则等等名将发现了具装甲骑的劣势,于是具装甲骑开始轻量化,开始向普通版重骑兵靠拢,同时大规模裁减具装甲骑。到了唐朝以后,具装甲骑进一步缩减,数量最多的时候也就只有三千骑左右罢了。 

 这种大裁减,绝不是富庶的隋唐二朝组建不起、供养不起,而是靡费极大的具装甲骑已经不能胜任当时的作战环境、作战要求。 

 对此,卫铉只是了解个大致,但是他知道自己如果按照当世习惯单纯走轻骑兵、普通重骑兵、具装甲骑路线,绝对不是长久之道。尤其是在山峦起伏、地势起伏、土地松软、河流众多中原和南方,笨重的具装甲骑几乎没有多少发挥的地方;一旦将士在松软土地作战,自己手中纵然有百万名具装甲骑士兵,最后也只能任人宰割。 

 想到自己从汾州战场缴获了不少马槊、具装甲骑铠甲,老丈人和元天穆又送了全新的三千套;卫铉觉得已经足够了,他向下首的上党郡工曹贾琛、工曹司司长韩丰说道:“工曹今后打造普通重骑兵和轻骑兵的铠甲以及骑兵所用的骑枪即可,此外,多造一些箭矢。” 

 顿了一顿,又说道:“工曹作坊尚未建成、工匠也不够,但是你们可以将一些事交给民间来做。比如说枪杆、箭杆,你们先行定下用料和规格,然后发动百姓来做。只要给予一定的报酬,上党百姓都是我们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