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190章 杨忠(第3页)

 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元融欣然道:“广阳王兄就交给我了,你们立即回京,争取应得的东西。” 

 “喏。”宋游道、温子升抱拳应命。 

 。。。。。。 

 定州州治中山郡定州城(赵都军城),与元融定计的同一时刻,站在定州城头上的定州检校刺史杨津看完来自李神的书信,悬着的心终于落到实处。 

 杨津今年五十八岁,他是弘农杨氏子弟,长得相貌端谨,也很有器度,同时也是一名智勇双全的人物。他少年时期凭门荫当上侍御中散,转任中枢的的长水校尉、直阁将军。接着是出任岐州刺史。延昌末年,朝廷任命他为华州刺史,他在地方上兢兢业业、躬亲巨细、孜孜不倦,获得一片赞誉。到了孝昌元年(505),再以散骑常侍的身份出任定州长史,而后被出战之前的刺史元深任命为检校刺史,执掌全州军政。 

 他把元深拒于城门外的举动,并非是忘恩负义,甚至也不相信元深会反魏;不过他责任重大,城中又有没有相像的军队,着实不敢拿定州城来赌,只好将元深驱离。 

 “据李两刺史信中所言,来自上党的卫将军不日率军将至。”杨津大放宽心的向一旁的次子杨逸说了句,然后问道:“揜于(杨忠)还在抱怨我们么?” 

 杨忠的父亲杨祯是原平原郡太守杨烈之子,他因天下丧乱而避居中山郡。不过他们祖孙三代都以弘农杨氏旁支自居,也因这个理由,杨祯父子多次登门拜访。 

 杨津十分欣赏勇猛过人的杨祯父子,并不在意他们是不是真正的弘农杨氏旁支,而且还打算认下这个“族侄”,给自己、给家族添加一对悍将。只是鲜于修礼造反之初,杨祯立功心切,竟然率乡勇作战,而后不幸战死沙场。 

 其子杨忠虚岁二十,比杨祯还要勇猛无数倍,便是说他有霸王之勇也不为过;可杨忠年轻气盛,喜欢意气用事,非但没有向官府、向自己靠近,反而同情六镇军民,和一些六镇贵族情投意合。 

 杨津为了家族计,不敢轻率认下他,更不敢轻易向家族举荐,以免杨忠那脾性祸及杨氏全族。然而尽管如此,他还是让崇拜杨忠的次子杨逸多多接触,希望他杨忠迷途知返,与六镇人划分界限。 

 “并未。”杨逸摇头道:“揜于兄长非但没有怪阿耶,反而理解对他的愤怒,他认为自己如果是大家族的高级人物,也不会因为立场不明的人而将整个家族拖入险境,只不过他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 

 杨津沉默了一会儿,吩咐道:“让他今晚来见我,我有要事相商。” 

 “喏。”杨逸应声而退。 

 —————— 

 本章补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