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三才拜主(第2页)
从洛阳而来的苏绰和李穆,也有了解卫铉为人之心。其实如果按路程来计算的话,他们在三天前就应该抵达北平郡;之所以拖到现在,主要是他们认为战争期间更能探清卫铉的为人、骁果军的行事风格,为他们提供是否拜主的依据。于是他们在途中走走停停、四下打探骁果军情况。最终得出的答案,与独孤信类似。
但是他们三人没有想到的是,卫铉似乎看穿了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故而说“还对上党行台、对我卫铉有着一定的认同”。
“将军所言不错。”苏绰再次深施一礼,直接就认了下来。像他和独孤信、李穆这种文武双全的顶尖智者,其实都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意识。他们一般不会受私交、朋友情谊影响,而朋友间的情谊和鼓动,最多只是为自己择主提供一个参考而已。
苏绰正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明白于谨有所决断以后,并没有加以劝说,反而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同样道理,卫铉麾下的念贤和韩轨、王佑、窦泰、段荣、尧雄、蔡俊、达奚武、若干惠、厍狄干、寇洛、斛律光、王思政等人亦是如此。
一开始,他们的心态和苏绰所说一样:他们既不怕艰苦,也不怕死,怕的是没有获得公平公正的机会。此前他们由于尔朱英娥、尔朱荣,故而纷纷视卫铉为自己升迁的跳板;故而在卫铉麾下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可之后的所见所闻、耳闻目睹、亲自参与,使他们心态全变了,也都服了努力走上王者之道、长久之道的卫铉本人,而不是服了“尔朱家女婿”这一层身份。
“既然苏参军明白,那是再好不过了;不过上党行台现行军政之制,与中枢、与其他地方大有不同。你在未来几个月内,主要还是以适应新制为主。”卫铉顿了一顿,又说道:“我的意思是让你按朝廷任命,先当录事参军事一职、帮我处理政务,同时了解新政。如果有自己的想法,亦或发现我军有何不当之处,可第一时间对我说。三个月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你是升还是贬,你以为如何?”
“多谢将军,卑职决不辜负将军厚爱。”苏绰明白地方上的录事参军事品级很低,甚至没有资格列入品级,但是此职离主将、主官最近,是地方官吏梦想里的职务。他见卫铉把一切说透了,还让自己担任这个要职,心下异常欣喜。
他也不忘独孤信和李穆,于是拱手道:“将军,独孤信、李穆才于军事,才干远在卑职之上。只是他们一直怀才不遇,卑职特向将军举荐。”
“独孤将军之名。我从贺拔允、贺拔岳将军那里听过,他们都说独孤将军是斩杀破六韩拔陵主将卫可孤的大功臣,只是因为某些原因,得不到应有的封赏。”卫铉知道独孤信在六镇之乱前后,是魏朝的忠臣,贺拔度和三个儿子的付出的也不遑多让;而宇文泰的父亲宇文肱、大兄宇文颢、次兄宇文连显得更加悲壮,他们三人都死在为魏朝效力的战争之中;可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