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283章 尽是失意之人(第2页)

 “经你这么一说,我相信他就是袁术后人,谁要是不信,我跟谁急。”卫铉听出了尔朱女英未尽之言,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有表现的慾望,以期获得他人认可,故而没有说什么。 

 “噗嗤!”尔朱英娥笑了出来,她也读过《三国志》,自然知道袁术是何等人物,照尔朱女英这般说来,袁翻和袁术蛮像的。 

 尔朱女英见到卫铉漫不在乎,却是真的有些急了,她语速飞快的说道:“郎主,袁翻背后是徐纥、郑俨,徐郑是什么身份,郎主是应当知晓的。这三个人权势赫赫,同个鼻孔出气,连高阳王都不敢惹。若是郎主拂他面子、不去赴宴,袁翻九成会嫉恨在心。到时,麻烦就大了。” 

 “女英勿须担心。”尔朱英娥不以为然的说道:“郑俨和徐纥是幸臣,身为外将的阿郎若是与幸臣交好,才是犯了太后大忌。你也不必将那三人看得太重了,他们在太后眼中,不过是可有可无的棋子罢了。非要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太后定然会选择阿郎,只因阿郎不仅是上党行台都督,背后还有太后深为忌惮的人。” 

 尔朱女英愣了下,问道:“娘子说的是阿伯?” 

 “对呀。”尔朱英娥点点头:“你要是去到上党、太原、秀容,就会明白我们有多么强大。” 

 “阿伯毕竟远在北方,幸臣却天天跟在太后身边,只要随便说上几句话,便可污蔑阿伯。”尔朱女英看了卫铉一眼,见他没有说话的意思,继续向尔朱英娥道:“太后固然英明,然而谗言若是听多了,恐怕也有被幸臣蒙蔽之险,娘子不可不察啊!” 

 “幸臣效忠的对象是太后,权力也是来自太后。一旦离开太后,他们什么都不是。”尔朱英娥说道:“太后当下正要重用阿郎,他们若是不知分寸,乱进谗言,只怕连幸臣也做不了。” 

 卫铉听得大为欣慰,尔朱英娥越来越有大妇风范和格局了,尤其是那句“可有可无”相当到位。 

 毕竟郑俨、徐纥的主要职责是让胡太后心花怒放,所以他们表面上是高不可攀的中书令、中书舍人,实际却和元雍的美婢差不多。 

 朝臣之所以扳不倒二人,绝不是胡太后有多么的舍不得,而是那些朝臣的奉献不如善于敛财的二人,再加上动不动就弹劾的朝臣没有兵权、说话份量不够,胡太后自然不会“因小失大”;如果换成重兵在手的人物,你看以江山为重的胡太后做何选择? 

 见她们姐妹谈得不错,便安心当起了听众。 

 尔朱英娥方向明确、干脆果断,颇有大开大阖之势。尔朱女英才干有,能力足,唯独谨慎细致过了头;这也和她长期生活在京城有关,毕竟京城遍地朱紫,曾经作为尔朱家牙行副管事的她不得不小心行事;一旦走出京城,看到外面的世界,那朝廷要官的敬畏就会淡化,其思维也将蜕变。 

 。。。。。。。。 

 李远官拜武骑常侍,名义上是皇帝近侍护卫之一,可他从来没有见过皇帝一面,一直在司农寺典农署当守卫。他今天上午还要坐班,下直后,直接去七桥里商铺买了一堆酒肉,然后匆匆返回租赁的舍。 

 所谓的舍,就是相当狭窄简陋的房屋,他把食材交给两名跟他来洛阳的家兵整治,便独自喝起了闷酒。 

 京城生活比不得老家原州高平郡滋润快意,他现在的月俸只有五串钱(500个钱)、月禄米一石,外加少许布料;若非朝廷当初赏赐千匹帛,他们三个大汉早就饿死了。 

 李远有时候在想,自己带着兄长和乡人殷切期望、满腔热血的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洛阳,究竟值是不值? 

 一名四十出头的家兵将简单整治的菜端上来,叹了口气道:“二郎,辛威早上又来了。” 

 “那家伙又来作甚?不会又是来借绢帛吧?”李远颇为郁闷的放下手中酒碗,辛威是他在恒农郡(弘农)遇到的少年武士;此人是已故河州都督、辛生之子,为人慷慨豪迈、志向远大、富有谋略,两人志趣相投,一见如故。然而辛威仅只几天工夫,就把价值数万贯的金银珠宝尽数投入青楼那些无底洞里去了,美其名曰结识权贵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