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299章 人情送上门(第3页)

 李神轨摇了摇头,说道:“与陛下无关,也不是陛下的意思,但现在的很多人都要一个人带头与河东公作对,而冯少卿无疑是最佳人选。依我之见,他们多半举荐冯豫出任吏部、考功、直事、都官等曹次官,或直接荐举他为御史台中丞。但无论是哪个曹、哪个职务,都能制约河东公便是了。” 

 说到这里,李神轨又道:“古往今来,多是采用这种法子对付自己的政敌。”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卫铉闻言恍然。朝廷任命官员的时候,不是说你有才华就让你上,而是你上去之后,符不符合举荐者的利益。而包括冯豫在内的上党冯氏与自己有不共戴天之仇,这便导致那些看自己不顺眼的势力有了共同敌人,并且打算把冯豫推到前台。 

 李神轨微笑道:“河东公所言极是,对于朝堂诸公来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是非对错并不重要。” 

 卫铉看了他一眼,忽然来了一句:“李将军是武康太尉公之子,本身也是一名能征善战、身经百战的大将,难道你不觉得现在活得很累、很压抑么?” 

 李神轨闻言愕然,他的骨子里有着军人的血性、豪迈,只是世道磨平了他的棱角;如今非但不觉得卫铉失礼,反而从中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随即失笑道:“很累、很压抑,但是河东公到了我这年纪,想法或许有所不同了。” 

 停顿了下,他又想到了陈元康,于是说道:“陈元康文武双全、忠肝义胆,出谋划策条条切中要理。我做梦都想重用,然而他特别较真,他那宁折勿屈的性子根本不适合京城。河东公既然接纳了他,还请河东公给予机会,如果实在不堪大用,尽管剔除或依法论处。” 

 李神轨虽然说得十分苛刻,但是卫铉明白他十分相信陈元康的能力,同时相信陈元康只要拥有施展才华

的公平机会,就能强势崛起,唯一担心的是自己受不了陈元康牛脾气。 

 他面露苦涩之色,半真半假的说道:“不瞒李将军,我身边根本就没有一个好脾气的人,我都习惯了被他们怒怼。李将军大可放心便是。” 

 “哈哈……”李神轨哈哈大笑,他心头一动,继而意味深长的说道:“我还有一个能力弱于陈元康、脾气更差的人,但不知河东公要是不要?” 

 这番话其实是在试探卫铉,看他是不是真心想和赵郡李氏结盟、看他是不是如同传言那般排斥名门世家。 

 “谁呀?”卫铉好奇的问道。 

 “赵郡李氏旁支李元忠,此人今年四十二岁,是已故安州刺史李显甫之子。”李神轨介绍道:“李元忠文武双全、少有志操、居家孝义,袭封平棘县子。他读过史书和阴阳数术,通晓鼓筝,加上沉迷于改造投石车、冲车、巢车、驽车、冶炼等等工技,故而极有巧思。他早年辅佐文献清河王元怿,累迁太傅主簿。后母亲逝世,辞职归家守孝。未几,安乐王元鉴请他做府司马,李元忠以守孝为由,给以拒绝。但我知道他名义上是说守孝,实则瞧不起安乐王、以及其他征募的宗族。” 

 卫铉听说李元忠沉迷工技,顿时心头一动,问道:“李将军,李元忠身在何处?” 

 李神轨答道:“殷州赵郡平棘县。” 

 卫铉说道:“我不在意他的履历,若是他真有才学,将军又能说服他前往上党,我就敢用。至于脾气好坏,我忍受得了。” 

 “好。”李神轨笑道:“我明日就会书信一封。” 

 “主公。”这时,卫天带了一名禁军幢主走入正堂。 

 看到两人,卫铉和李神轨异口同声道:“何事?” 

 幢主看了看卫铉,最终还是向李神轨道:“将军,我等在愿会寺发现蜜多道人行踪。” 

 李神轨大喜,起身向卫铉道:“河东公,李某先行告辞,改日定当登门谢罪。” 

 “李将军一心为国,谈不上罪不罪的,请便。” 

 “告辞。” 

 “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