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306章 博弈博弈再博弈(第2页)

 “世态变迁,羽林军已经不是高祖孝文皇帝时的羽林军了,现在的羽林军是彻底废弛了。高祖孝文皇帝所募集的十五万大军坐镇中枢、虎步四方,令内外宵小望而生畏、心惊胆战;故而高祖孝文皇帝汉化革新之时,皇亲国戚贵及代北贵族纵然有诸多不满,也是敢怒而不敢言。可惜,高祖孝文皇帝英年早逝。” 

 对于孝文帝之死,现在都是众说纷纭,多数人都说孝文帝有吸食五石散的特殊癖好,都说孝文帝吸食了五石散后,变得神志不清。而且除了五石散以外,孝文帝还让医生徐謇为自己炼制“金丹”,认为只要吃了金丹就能够延年益寿。只不过,金丹未能成功炼制出来,他就死了。 

 与此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阴谋论,其中最让人信服的一条是孝文帝触犯太多人的核心利益,所以被人毒死。 

 至于具体因何而死,怕是现在的皇族宗亲都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卫铉沉吟至此,接着又说道:“如今用兵频繁,以至各地军民避役成风,天下各州各郡更是无精兵勇士举荐。而羽林军的屡战屡败

,又让人视从军为送死,所以没有兵源补充的羽林军的没落,属于是情理之中。” 

 “主公所言极是。”陈元康久在洛阳,身边又有李神轨点拨,使他对羽林军极为了解,点头道:“其实很多人都明白羽林军存在的弊端,但是想要改变,实在是太难了。如今四周军费开支沉重,朝廷已无余力在中原内地募集精兵了。就拿去年秋天募集的两万士兵来说吧,他们号称是精兵,然而实则是无所事事、只想混口饭吃的市井无赖、地痞流氓,他们军纪涣散,其战力定不如前方作战的州兵、郡兵。” 

 众人听得深以为然。全天下的有识之士都明白羽林军已经没落了,其中弊端也很清楚,但是没人办法扭转过来:其原因就是魏朝这些年一直在打仗,而打仗就代表会死人,再加上羽林军去年的表现实在太过拉垮,谁还愿意从军送死啊? 

 与之相对,靠近战场的各州郡就不同了。地方军士兵的背后是父母妻儿、个人产业;他们为了家人、为了产业,只能勇往直前,奋死作战;只要在争战中不死,那么他们都能蜕变成精兵。如此接二连三的在战争中‘优胜劣汰’,最后剩下的军队肯定就是顶尖的精锐之军。一旦朝廷对他们的死活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地方大将又能赏罚分明,他们心中自然只有地方大将。 

 朝廷为了遏制地方军阀的发展,只能拼命打压;但是如此一来,与朝廷为敌的就不仅仅是地方军阀的家族,还包括同仇敌忾的整支强悍军队。而最为典型的,无疑就是尔朱荣及其麾下忠心耿耿的嫡系军了,朝廷如今对尔朱荣打压的越严重、其麾下将士对尔朱荣越忠诚。 

 “我朝内忧大于外患,南方武备又不可停;想要改变现在的状况,不仅需要大量时间、人力、财力,还要朝廷拿出破而后立的气魄,但朝堂诸公各有心思、各有诉求、各有顾虑,岂能达成‘破而后立’的共识?” 

 卫铉心知这是一个难解的结,而武举算是胡太后走出军队改革的第一步了,但是从李神轨没有说出组建新军这一点来看,居中博弈的胡太后还是如履薄冰、顾虑重重,根本就不敢放开手脚行事。叹息一声道:“不说这些烦心事了,你们见过于谨没有?” 

 “回主公,末将见过于将军了。”双方见面的时候,以认识于谨的李穆为主,故而此刻由李穆来答,只见他有些为难的说道:“我等相谈甚欢,不过于将军固然对主公怀有好感,可是我和韦将军提起招募之时,始终左顾而言他;可见他并无前往上党任职之心。” 

 “既然于谨另有选择,那就算了。”卫铉已经知道答案了。他对于谨的拒绝之举虽然感到有些遗憾,却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他自己麾下已经拥有无数史上留名的名臣名将,这些人如果一一成长起来,可谓是人才济济,名臣如云、将星璀璨。就算缺少一个于谨,也不会给他带来丝毫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