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裴氏危机
地缘决定政治,这条政治哲学用在闻喜裴氏身上非常合适,裴氏位于并州南部,它的地缘正好处于河东和河北、中原以及关陇四大士族势力板块交汇处。
裴氏属于传统上意义的士族,但是它与中原士族、关陇士族隔着黄河,与河北士族隔着太行山。从而让它和其他名门士族之间的联系不是那么紧密。而名门世家经过数百年的明争暗斗,彼此之间各有各的势力范围,不许对方“入侵”。比如说同据河东的太原王氏,就不许裴氏北上;对岸的弘农杨氏,也不许裴氏南下。同样道理,裴氏也不允许对方南下、或者北上。
与太原王氏、弘农杨氏相比,裴氏处于弱势地位。裴氏在五胡乱hua之时,大举南下,为东晋和宋、齐效力;使其在魏朝立国之初错过机会,不能像王氏那般抓住机会。而孝文帝迁都洛阳之时,又重用包括杨氏在内中原、河北士族。这便让夹在中间的裴氏显得比较尴尬,它现在在本乡本土固然十分强大,但是在中枢的作为不大,也没有几个要员。
裴氏如今地位最高的人,乃是朝堂上的中书侍郎、金紫光禄大夫裴粲,以及身为东荆州刺史的裴佗。
裴粲的长兄、度支尚书裴植在延昌四年被于忠害死,朝廷后来虽然追赠征南将军、尚书仆射、扬州刺史,但人都死了,自然毫无用处。次兄裴飏原为魏朝辅国将军,如今已逝;其三兄裴瑜卒于渤海太守任上;五弟裴衍今为襄垣郡太守。
裴粲从朝中回府,便愁眉不展。
出身荥阳郑氏的中书令郑俨权势越来越大,让他这个中书侍郎形同于无。虽然说中书省也没有多少实权,但是郑俨越来越过分了,他今日以河北、雍州战事紧急为由,且冠冕堂皇的说为了能够及时草拟诏书,当统一权力为宜;然而实际上是准备拿下中书省所有权力,这让裴粲异常恼火。
但郑俨和中书舍人徐纥狼狈为奸,两人又搭上了胡太后,他现在是有权又有“圣眷”。京中能与之抗衡者,唯太师元雍、大司马元悦、尚书令元徽罢了。然而元雍坐看风云变幻、元悦权力有限、元徽自顾不暇,从而使郑俨愈发无法无天,他恼火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