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狠下重注
翌日辰时,段荣匆匆忙忙的从军营来到都督府主官房,在门口遇到司马念贤。两人现在坐镇后方、掌管军纪和后勤,基本算是弃武从文了,如果没有意外发生,很难获得出征的机会。
段荣倒是没有什么,他今年五十岁,并且对带兵打仗从来就没有什么兴趣,只想安安稳稳的学习阴阳历算、专注于星象之术。如今卫铉让他兼任军供使,主管军队的武器装备、后勤辎重;按行台副都督标准发放俸禄,他还是很满意的。
念贤就不同了,念贤还年轻。不过因为能力太过全面,卫铉让他担任军司马兼练兵使后,他负责主管骁果军的军纪、监督各军训练事宜,也不好再给他带兵的权力了。毕竟你念贤是管军纪的;如果再给你带兵权力,不但于制不合,而且在惩办其他军队将领之时,容易引来非议、容易被人说成恶意针对。
军供使和练兵使、以及其所掌管的部门,其实都是朝廷和地方大将、刺史搞出来的制度,同时是不断纠错的结果。军供使和练兵使、军主的存在,也代表军队的后勤、训练、指挥得到分离。现在虽然因为军队和社会风气、人才等缘故,还不能断得彻底,但至少在制度层面对军队高层的权力进行了约束。卫铉威望极高,在上党军政之中是说一不二,也没有人敢反,可他不会傻到主动破坏这种良好的制度,而是加以完善。
念贤同样按行台副都督标准领饷,比军主要高很多。他对现在日子也很满意,虽然是没有兵权了,可实际上形同于骁果军副帅一般。
段荣与他随意闲聊几句,入内拜见卫铉,上前行礼道:“主公。”
“长史请坐。”卫铉对坐下的段荣说道:“位于襄垣郡刈陵县潞城仓城早都建好了,长史明天过去看看,看看里头的军械军粮有没有短少。”
军供使与行台兵曹的职责有重叠之处,但现在都分得清楚了。军供使是纯粹的军方职务,负责军中物资的存放、转运、分发。兵曹则是半军半政,主要职责是从各方筹集军事物资,然后及时提供给军队,免得军队一边打仗、一边还要自行筹集。而军队所谓的自行筹集,往往都是抢百姓;一旦下了此令,军队将毫无军纪可言。
两者的存在、对接,能够避免一些事情的发生,只不过机构在一点点充实的同时,开支也在一点点的扩大。但是治理军政,需要拥有发达、专业、高效的体系,难免会让官僚机构膨胀。
段荣应了一声,开口问道:“主公是为出兵做准备了?”
潞城位于滏口陉、漳水道西端,卫铉让他去巡查潞城军仓,其用意显而易见。
“是的。”卫铉点头道:“裴衍在相州努力筹集军事物资、辎重军,但是从窦泰、石忠的急报上看,进度好像不太乐观,故而我们也要有所准备才行。”
“唉,都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家伙。”段荣心中了然。那就是河北士族排斥裴衍,不买闻喜裴氏的账;但河东士族又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