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334章 狠下重注(第3页)

 前番是冒险用整编不久军队打赢了,赚得盆满钵满,但那些战果怀有极大的运气,并不是骁果军实力的体现。然而赌博之事可一不可再,哪能次次赌赢?而且两支叛军现在合二为一、收缩防线、兵力集中,人多势众的他们又岂是那么好打的?所以不出兵才是最符合上党行台利益,然而卫铉没办法,只能带兵就食河北。 

 至于杨晖说的“驻军于河北”更是不可能,因为上党行台已经扩张到了极限。物资匮乏先就不说了,仅仅只是治理人才的匮乏就是一大难题。 

 再者,上党七郡的老百姓这些年相当不好过,以卫铉关心民生的风格,肯定要把官府欠下的债全部补上;然后重点建设上党七郡,直到人心稳固、群相推崇为止。在这过程之中,肯定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时间;但是只要完成了,七郡就会变成铁桶一般的江山。 

 只不过这些大道理和长久之计,很多中低层将领都不曾理解。 

 “石将军,你前些天与裴长史接洽,但不知他为我大军筹集到多少粮草了?”窦泰向石忠问道。 

 石忠沉声道:“筹得两万六千石粮食、一万三千多只羊,囤积在北方的广平郡南和城。” 

 窦泰身为先锋军主将,卫铉令他早早带兵前来的用意之一,就是催问粮草,石忠所说数目令他大为恼火,皱眉道:“裴长史明明对我说是三十石粮食,如今大战在即,竟然连一成都凑不足,他又是怎么说的?” 

 “他说三天之内,还有十三万石粮食陆续抵达南和城。”石忠找出一份契文,又说道:“另外十五万石粮食,他让裴氏从河内司马氏、荥阳郑氏、洛阳诸大粮商采购;至于武器装备,实在是变不出来了,又想到上党缺粮,便成折成十万石粮食,然后由卖方商队直接送往壶关城。此之二十五万石,三月份中旬以内就能抵达壶关城,行台官员只需点收入库即可,不用行台出人运输。此外,另从河北郡安邑县送出三千石盐。” 

 “我觉得即将统一到南和城的十五万六千石,足以让我三万多兵马吃上三个多月,再加上李大都督和杨定州也有粮草,我军完全不用为粮草发愁;况且他也没有办法。于是与他立下此契。” 

 窦泰、姜衍、杨晖等人听得倒吸一口冷气,一时无言。 

 裴氏真是够狠的啊!且不说二十五万石、三千石食盐价值几何,单是运输这些笨重物资的费用,也能值上几万石粮食的钱财。累计和折算下来,裴氏少说也是投入了价值四十多石粮食的物资、钱财。 

 实际上,这是裴氏对卫铉下的重注。 

 下重注,岂能不花大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