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声东击西(第2页)
“贺六浑有步卒五万,骑兵一万五千人上下,分别屯积在涞源城、飞狐陉东出口军营。涞源城因地处后方,兵力只有一万五,其中八千守军是娄昭强征入伍的地方百姓,另有三千精锐步卒、三千精骑。”
“敌营之内的兵力是五万人,精锐步卒一万二、精骑一万二。而他的骑兵主要部署在营盘之外,以防侯将军袭。余下的两万六当与宇文洛生、王延年的杂兵无异,对我军威胁不大。若是抛开死伤在侯将军手中的士兵,那么贺六浑的兵力根本不足五万人;不过出于谨慎起见,我就算他拥兵五万好了。”
介绍至此,卫铉微笑道:“敌军情况大致如此,诸位若有破敌之策,尽管说来。”
此言一出,众将打破了刚才安静,一个个都在交头接耳,与身边同僚窃窃私语,商议对策。
“都督,就算贺六浑拥兵五万,也不是王师对手。”位列督军(监军)的朱岱林出声了,只听他说道:“叛军固然凶顽,然我上党军骁勇善战,再把侯将军兵力算上,我军不比贺六浑少。真打起来,敌军定讨不了好处。叛军主力而今尽数西去,涞源城作为其老巢及后勤所在,且又兵力有限,倒不如袭取涞源城,断敌粮道。”
朱岱林此前受命与卫铉为敌,不过他富有壮志,又被开出的条件吸引,所以现在名为督军,实则被卫铉收服了。
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军事才华,却又想体现自己的存在,于是明白敌情之后,率先把最常规、很多人都会认为的战术给说了。
至于卫铉听是不听,那不重要;也与他无关。
“朱督军言之有理。段长史,你对贺六浑军了解多少?”卫铉知道朱岱林的小心思,对方说的其实也没错,若他手上兵力不足,此法的的确确是不二之选。不过上党军三万战兵加上自己和诸将亲兵、五千辎重兵,人数将近四万人,根本用不着搞阴谋诡计。
况且贺六浑在军营之中准备了充足的粮草物资,所以断敌粮道之策对贺六浑影响不大不。除非卫铉想打持久战,然而卫铉根本就不想这么打。
再者说了,他还要考虑侯渊。若他采用此策,陷入困境的、深信自己的侯渊只会落得败亡下场。
而后,他不但要单独面对贺六浑军,还会在尔朱集团内部坏了名声,日后再也没有人敢相信他。
此法,着实不可取。
说白了,卫铉肯定了朱岱林,但他不用。
“贺六浑善战,昔年曾……”段荣头大如斗,他只对贺六浑的能力有所了解。可分开之后,他常年蹲在并州,与贺六浑交往不多,自然不知道敌军战斗力;因此一时间卡壳了,不知道怎么说下去。
卫铉歉然一笑,倒是忽略了这点;若是再问下次,那不仅不近不情,而且寒了段荣父子的心,转而及时接个话头:“贺六浑的军队多为杂兵,自不是我军之敌,却是我问了蠢话。段长史对战法可有计较?”